《声律启蒙•下卷》十五咸(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卫瓘 :字伯玉,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仕官于曹魏,参与灭蜀,平钟会之乱,三国末期三大名将钟会、邓艾、姜维,都死于其手。晋武帝时,出任乌桓校尉,北方安宁。晋惠帝即位后,与贾皇后对立,在政变中满门遇害,享年七十二岁。
卫瓘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

浑瑊 :唐朝名将,精通骑射,武功过人。仆固怀恩叛乱时,吐蕃军十万入侵,浑瑊率二百骑兵冲阵,大破吐蕃。泾原兵变时,浑瑊于奉天力战,大破数万叛军,并率军收复咸阳。浑瑊生性谦虚谨慎,虽位至将相,但从未有自矜之色,深受唐德宗信任,保持功名终生。

雀罗 :捕雀的网罗。常用以形容门庭冷落。成语“门可罗雀”,典出西汉下邽[guī]人翟公任廷尉时,终日宾客盈门。后被贬废,遂无客来访,“门外可设雀罗”(门庭前清静得可以捕鸟)。
宋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雀罗吊廷尉,秋扇悲婕妤。清钱谦益《岁暮杂怀》:卒岁闻门有雀罗,流年徂谢意如何。

鱼网 :捕鱼的网。成语“鱼网鸿离”,典出《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通‘罹’)之。设网本为捕鱼,结果鸿雁也被网住。比喻所得非所求或无辜之祸。

翠巘 :巘,山峰,山顶。翠巘,青翠的山峰。唐杜牧《朱坡》:日痕絙翠巘,陂影堕晴霓。宋苏轼《祭常山回小猎》: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明袁宏道《光福》:碧栏红亭,与白波翠巘相映发,山水园池之胜,可谓兼之矣。

苍岩 :苍翠的山岩。宋杨万里《过苏岩》:仰望苍岩高更深,岩中佳处著禅林。

笔格 :1. 笔架。多制成山形。宋杨万里《三月一日过摩舍那滩阻雨泊清溪镇二首》:隔岸数峰如笔格,倚天一色染春蓝。

书函 :本意指书信的封套,引申为书信。唐李商隐《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蕊香蜂竞采 :花蕊芬芳引来蜜蜂竞相采蜜。唐温庭筠《惜春祠》: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泥软燕争衔 :春泥和软招致燕子争衔筑巢。宋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凶孽誓清闻祖逖 :祖逖,东晋名领。率军北伐横渡长江,船行至中流时,他望着滚滚东流的江水,敲着船楫发誓:如果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我祖逖就像这江水一样有去无回。成语“中流击楫”。

王家能乂 有巫咸 :乂,治理,安定(乂安,太平无事)。巫咸,传说商朝中宗太戊的大臣巫咸,是鼓的发明者,是用筮(shì,用蓍草占卦)占卜的创始人,又是占星家。他辅佐中宗“大修成汤之政,商道复兴”。《尚书·君奭》有“巫咸乂(治理)王家”的记载。据说巫峡之名便来源于是巫咸的封地。

梵宫 :原指梵天的宫殿。后多指佛寺。唐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梵宫霞积,香阁星浮。

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 车万育 所编。进士,那是通过县考、省考、国考层层选拔,是可以参加殿试冲状元的,无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巧,《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也是康熙年间人,只是他没有功名,是位民间戏剧家。

一位居庙堂高高在上,一位处江湖深浸地气,同样编纂儿童启蒙读物,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越想越期待了,我们赶紧来体察一番吧!

对音韵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读着悦耳顺畅,是遵循古人演练定的格式,这次也不妨跟着学习一下。

相较于《笠翁对韵》每韵2-4段不等,《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晕了……同以前一样。把这格式丢一边,先学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证,原来……还是蛮简单的嘛!

平仄 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 中古汉语 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 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 )四种声调, 二元化 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áǎ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 阴平或平调 ;第二声叫 阳平或升调 ;第三声叫 上声或上音 ;第四声叫 去声或去音 。这样一对照,我们 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是不是很简单!(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交融,方言无数,口音更是千差万别,平仄的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学诗:

我们初学者切记切记,不要被音韵平仄这些东东缚住了。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1)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2)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3)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1)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2)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3)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1)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2)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3)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1)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2)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3)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1)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2)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3)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1)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2)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3)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1)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2)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3)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1)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2)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3)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1)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2)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3)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1)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2)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3)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1)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2)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3)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1)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2)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3)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1)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2)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3)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1)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2)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3)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1)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2)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3)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1)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2)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3)
《声律启蒙•下卷》二萧(1)
《声律启蒙•下卷》二萧(2)
《声律启蒙•下卷》二萧(3)
《声律启蒙•下卷》三肴(1)
《声律启蒙•下卷》三肴(2)
《声律启蒙•下卷》三肴(3)
《声律启蒙•下卷》四豪(1)
《声律启蒙•下卷》四豪(2)
《声律启蒙•下卷》四豪(3)
《声律启蒙•下卷》五歌(1)
《声律启蒙•下卷》五歌(2)
《声律启蒙•下卷》五歌(3)
《声律启蒙•下卷》六麻(1)
《声律启蒙•下卷》六麻(2)
《声律启蒙•下卷》六麻(3)
《声律启蒙•下卷》七阳(1)
《声律启蒙•下卷》七阳(2)
《声律启蒙•下卷》七阳(3)
《声律启蒙•下卷》八庚(1)
《声律启蒙•下卷》八庚(2)
《声律启蒙•下卷》八庚(3)
《声律启蒙•下卷》九青(1)
《声律启蒙•下卷》九青(2)
《声律启蒙•下卷》九青(3)
《声律启蒙•下卷》十蒸(1)
《声律启蒙•下卷》十蒸(2)
《声律启蒙•下卷》十蒸(3)
《声律启蒙•下卷》十一尤(1)
《声律启蒙•下卷》十一尤(2)
《声律启蒙•下卷》十一尤(3)
《声律启蒙•下卷》十二侵(1)
《声律启蒙•下卷》十二侵(2)
《声律启蒙•下卷》十二侵(3)
《声律启蒙•下卷》十三覃(1)
《声律启蒙•下卷》十三覃(2)
《声律启蒙•下卷》十三覃(3)
《声律启蒙•下卷》十四盐(1)
《声律启蒙•下卷》十四盐(2)
《声律启蒙•下卷》十四盐(3)
《声律启蒙•下卷》十五咸(1)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