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胶卷跟数位到底差在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图片来源:pixabay)

我们常听到胶卷(film)与数位(digital)的争辩。尤其是大导演诺兰,就口口声声说用数位拍不好,直到今天还在用胶卷拍摄。我们也都知道,数位的好处就是方便修改与复原,可以加很多特效,在复制或移动的时候不容易失真等等。那么,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胶卷爱好者,甚至得以让曾经破产的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死灰复燃呢?

什么是数位?

所谓的数位(digital),指的是资料被储存、拷贝的一种基本方式。

让我们先来想像一下:你看见一辆停在路边的跑车,并且想要把这辆跑车的外型纪录下来,但身上只有一支笔跟一张纸时,可以怎么做?一般来说,就是找个地方坐下来,对着跑车,在纸上用笔描出跑车的形状。我们会用眼睛跟感觉去比对纸上跑车的图跟实际的跑车样貌,并以此尽量地让两者的形状更加相近一点。受过素描训练的人可以画出极度逼真,近似于原始物件的图,但一般人这样画起来可能会歪七扭八。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一般人画得更像呢?

其实,你也可以在纸上先画出纵横交错的座标线,把原本的白纸变成一张方格图。然后把方格图对着跑车,让跑车的影像跟方格图重叠。最后,在方格图上,把所有跑车的边线覆盖到的方格都涂黑。这样子画出来的跑车,虽然可能会呈现锯齿状的边线,但比例、形状等都不会有太多误差。而且只要格子越细,图像也就会越精密。假设格子真的细到某种程度,就算是一般人也可以画出近似于专业画家用第一种方法所描出的跑车图。

后者的方法,就是所谓的数位。前者,则是被称为类比( *** og)。数位跟类比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于描绘时是否使用这个方格图画法,而这个方格图画法就是所谓的量化(quantization,这跟量化宽松的量化quantitative没有关系)。经过量化之后的图,就可以完全用座标来纪录了。比如说:「第三行的第六列、第四行的第七列、第五行的第七列尰都是黑的。」这样的表示法就是实际上的数位资料,而依照这个座标表所画出来的格子跑车图,则是这份数位资料的再现。

数位有什么好处呢?在跑车图的例子中,第一个好处是即使是不懂画画的人也可以画出还不错的作品。第二个好处则是只要纵横的格子数都一样,不管再用多少不同的方格图去复制一开始画的跑车图,画出来都会是一样的跑车图。第三个好处嘛,就是跑车方格图可以转换成座标表,由于座标表是一连串的文字或数字组成,所以可以用更多方法传送,而且不容易出错。比如说,我们可以透过电话,把座标表讲给对方听;或设置好暗号表,我们就可以在一个山头用手电筒的明暗跟长短间隔把座标表传给另一个山头的接受者,对方依据座标表所画出的跑车图还是会跟我们手上的跑车图一模一样!

然而,这不代表类比就处于绝对的劣势。类比的好处也很明显─只要是一个描写能力够强的画家,就可以在比数位画法更短的时间内,画出精度一样、甚至更高的跑车图。试想,如果要画出看不出锯齿形状的跑车,我们得把方格图的方格设置到多细?这就是为什么数位影片的解析度长久以来都追不上胶卷影片的细致度的原因。

总结来说,数位的多种好处,其实都指涉到同一个特点:不失真。也就是说,不管怎么传送、压缩、转换储存形式或储存媒材,只要途中没有改变解析度(方格的纵横数量),也没有经过什么不可逆转换的话,都可以再还原成跟原始的图样一模一样的新图样。但也是因为要把原本无限细致、连续的现实图样量化成数位资料,难保会有精密度的上限。

而类比方法则是每一次用新的纸来画的时候,都会跟之前画的有些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失真。虽然会失真,但类比方法的精密度上限是取自媒材本身,只要找到对的媒材,类比方法的精密度便可以轻易超过数位方法。毕竟,如果要用数位方法把一张纸上的跑车图记录下来,那首先得将座标图的方格画到如纸的纤维一样细,甚至要到跟分子差不多,很明显的不实际。

不过现在的数位技术已经进化到让精密度越来越不是一个问题了。虽然数位的精密度确实仍比不上类比,但人类的感官通常也不需要太过精密的资讯,所以数位资讯的精密度只要高到可以欺骗过人类感官的程度就可以了。最著名的技术,大概就属于苹果公司的Retina萤幕。在这项技术问世之前,不管是电脑、手机还是平板,人眼都仍然可以轻易的看出文字与图像的锯齿边缘,正是因为方格还不够细。然而,苹果在萤幕制程上的努力,让萤幕上的方格间距小到可以让人眼在正常观看距离之下还看不到锯齿,我们几乎已经认不出它与实际物品或类比图样的精密度差别了。

胶卷有什么优势?

那么,为什么诺兰等胶卷爱好者又非得要胶卷不拍呢?如果说数位电影的精密度已经跟底片一样,那胶卷的优势又在哪里?

首先就是底片感。类比资料是一种会跟媒材有紧密关系的储存方式。比如说,用类比方式描绘的跑车图,如果用不同的笔或不同的纸来画,看起来就是有明显差别的。然而如果是用数位方式来记录,由于数位资料本身只是一连串抽象的数字,脱离于媒材之外的。不失真特性反而让它变得比较「没有个性」或「太过真实」,从录制到放映出来就只有布幕是有材质的东西,所以也容易让人感觉到所谓「数位的冰冷」。而胶卷是由化学方法来产生的类比图像,所以图像上就会有底片粒子所产生的颗粒感,是有材质感的一种杂讯。虽然底片颗粒越大,其画面的精细度就越低,但有些人反而喜欢大颗粒的底片感,就是因为更能感受到胶片的材质。这种情形,就几乎不会发生在数位电影上面。同样的概念也可以套用在黑胶唱片上来说─虽然黑胶唱片容易有如炒豆声般的杂讯,却在今日成为黑胶爱好者喜欢黑胶的原因之一。

除了材质之外,胶片感光的动态范围也比较大,所谓光的动态范围,就是指一个画面中最暗的地方跟最亮的地方的亮度差距。而感光的动态范围,则是指感光元件(胶片)能捕捉到的差距是多少。如果现场光的动态范围超过了摄影机的动态范围,就等于是场景中最亮或最暗的地方是没有被摄影机纪录到的,称之为「过曝」或「曝光不足」,或者更直接的就是「爆掉」或「under」。爆掉的影像层次会比没有爆掉的影像少很多,也可以称之为「比较平」。而且爆掉的影像在后期可以调光的自由度也会大幅减低。采用数位摄影时,许多习惯类比摄影的摄影师跟灯光师往往会觉得绑手绑脚,因为一不小心画面就会「爆掉」!采用类比摄影的时候,几乎是想怎么拉大场景的对比都可以;但如果是数位摄影的话,除非用上极昂贵的Arri Alexa等机器,不然通常都需要小心翼翼地计算现场的动态范围。

再来,胶卷的格式简单多了,制片只要确定胶片大小,基本上就不用太烦恼后期跟放映的问题。假设最终放映是要出35毫米(35mm)规格的影片,那拍摄跟后期制作都用35mm的胶卷来做就好了。颜色什么的,就算搞错,最后都还可以救回来,不会导致上映不了的问题。数位的格式可就复杂了!光是影片档就分成好几种,RAW、ProRes 422、H.264等各式类型,还要搞懂各个剪接软体跟调光软体各自的专案档格式该如何对接等诸如此类。胶卷时代的制片可以先拍了再说,但数位时代的制片却需要先搞懂后期流程,才能知道拍摄时要用什么样的拍摄器材与方式,不能任意进入拍摄,否则后期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在流程上面。

昂贵的媒材可能是一般观众未曾想过的部分。为什么胶卷比较贵,反而是件好事?其实电影拍摄本身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一种由演员、摄影等一起合奏,由导演指挥的「表演」。表演需要有一股「豁出去」的决心,才能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出来。由于数位拍摄时重拍一颗分镜的成本相当低,相对容易造成创作者们的侥幸心态,认为就算演得不好,重拍就可以了。因此,即便数位拍摄的媒材比较便宜,但反而可能会造成现场创作的隐性成本,让演出变得比较保守。而如果是胶卷拍摄的话,创作者们会知道摄影机正在产出一格一格的胶片画面,是看得见的成本,也就会更努力地去演出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