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炉的艺术特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紫砂史上,四方传炉壶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当在清末民初,其后渐渐减少,直到现代除了偶见几把之外,似乎不易再见新作(大批货除外)。由于民国初年,紫砂陶器盛行以陶刻装饰,加上四脚猪的壶身宽广,提供了书画铭刻的最佳空间,所以传世的民初四脚猪几乎有七成以上,器身都饰有书画铭刻。常见的手法是一侧刻上人物、花鸟、山水等《芥子园画谱》中的国画图案,另一侧则刻上行书、草书、隶书等诗词、短句,或刻以钟鼎石刻拓本、博古图录等古趣盎然的图样。执刀者如东溪、跛陶、岩如、石生、缶硕等,相信都是老壶友熟悉的民初紫砂陶刻名手。
另有一种善用泥料色相变化的装饰手法,便是先以紫砂或红泥为本色制坯,外层再裹以一层蓝绿泥。如此一来壶身内外便有了两种泥色,更妙的是此种组合一经刻刀刻划后,自然露出裹层胎色,色系对比醒目却不显突兀,确是一种十分具有巧思的装饰手法,不但达到融书画于砂壶的艺术效果,更藉由以泥饰泥,充分体现紫砂的纯朴本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图版中有两件“愙斋”订制,俞国良制器的四方传炉壶,它们不但壶身两侧都饰有书画铭刻,更别出心裁地在底足涂上彩釉,相当罕见。我们知道,紫砂壶的彩釉装饰在清朝曾盛行一时,不过由于它掩盖了紫砂纯朴的本质,所以到了晚清便渐走下坡,至民国初年更见式微。“愙斋”即为紫砂名人吴大澄,他或许同感于彩釉装饰过于冶艳,所以授意俞国良将其饰于底足,如此既收装饰之功,更不掩紫砂本来面目,不失为一种颇具创意的手法。
在此顺带提一下吴大澄其人其事,他生于清道光年间,为江苏吴县人氏。初名大淳,字清卿,号恒轩。历官广东、湖南巡抚,他擅于金石书画,更热衷于收藏书画、碑版、泉币、钟鼎之类的古董,后来他偶然收得一件古铜愙蹲,欣喜之余便自号“愙斋”。吴大澄亦是紫砂陶器的爱好者,常至宜兴延聘高手订制砂壶,用以馈赠友朋。他所订制的砂壶底部多钤有一枚阳文篆印“宪斋”,其篆法十分精妙,为凡印所不及。受聘的制壶者则落款于壶盖内侧,一般多为作者名章,如本文两件愙斋砂器便是典型范例。 就造型而言,四方传炉壶属于紫砂光素器的范畴,器身形状以方器为基本形,但方中寓圆,比一般方器多了一份圆润之美。就制作的难度来看,四方传炉壶的成型难度相当高,甚至可谓是紫砂陶器中,最具挑战性的几个器形之一。陶手一般多采镶身筒技法作成粗坯,再将上下左右逐一拍圆,所以从纯手工制作的四脚猪内部四侧,一般都可看出四条泥片相接的突起接线。而壶嘴的造型难度亦高,方中带园,圆里寓方,再加上多为三弯流式(当然亦有一弯流及二弯流者),在处理上倍增挑战。况且壶嘴攸关全壶气势、整体造型,更涉及实用层面(如出水是否顺畅有力、断水是否果断不留茶涎),所以四脚猪的壶嘴最能看出陶手的技艺修为与美学涵养,亦往往是鉴赏陶手制器真伪的重要参考。
四脚猪的壶盖延续了全器造型特微,所以多为方型圆角,一般多采压盖形式,制作精良的壶盖要能四面通转无碍,且面面俱到,能接续全壶气韵。至于壶钮的处理则有桥型、笠型、圆方型等形式,取决的标准除了要能便于掀盖、隔热,更需顾及与器身的整体搭配协调与否。
四方传炉壶既俗称四脚猪,其“猪脚”自然是最明显的特徽。几乎所有的传炉壶式的底足皆采“钉足”形式,且多属短柱型,其它如石瓢壶常用的圆钉型或如意云头型则未见使用。即使是小小的钉足,各家作法亦见差异,有的耿直如圆柱,有的则呈倒梯形,更有的尖削如粽角,各见特色。
至于壶把的形式则千篇一律为“端把”形式,未见有提梁或横把者。其端把均为上粗下细的“正耳把式”,常见于方器的方形端把因线形不搭,故未见采用。
以上是四方传炉壶在造型上的特徽。不过,尽管四脚猪的造型讨喜,但它在“性别属性”上仍偏向于男性用壶(如西施壶、思亭壶则偏属女性适用)。主要的原因是,这种矮胖的端把壶式在装满茶水时显得十分凝重,从力学角度来看,单凭姆指与中指捏把,食指压盖的“优雅执壶”手势是几乎不可能操作的。较常见的使用方式是将大拇指轻压壶盖(以防倾壶注水时落盖之险),再将其余手指视把圈大小,适度扣住壶把,来进行茶事操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