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东名镇,有小洛阳之称,几千年历史故事延绵不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8
作者:孟津 旅游

平乐镇名缘于平乐村。

平乐村南为象庄,北为三十里铺;北依邙山,南望洛河,东临汉魏洛阳城,西南接瀍河回族区;焦枝铁路、二广高速公路、平金大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该村 历史 悠久,人文荟萃,土地肥沃,富庶繁华,历来为洛东一大名镇。

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2年),汉明帝为迎接西域进贡的“飞廉并铜马”而筑平乐观,观下建平乐馆。此后,平乐馆成为皇帝检阅三军,与将相欣赏散乐百戏、设宴展示国威的场所。该村因地处平乐观附近,遂称“平乐”,亦名“汉园”,号称“东都重篱”、“大汉屏障”。北魏扩建洛阳都城,建平乐里。现如今,因沿袭平乐观、平乐里之名,此地故名--平乐村。

洛阳市文史学者徐金星先生曾为《东都明珠金平乐》一书作序,序文写道:“平乐镇平乐村、新庄村、刘坡村等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平乐村北有东汉皇陵。”由此可见平乐自古以来就有厚重的文化 历史 底蕴。

1957年修建中州渠时,这里出土齐侯宝盂。它高43.5厘米,口径70.3厘米,重75公斤,是极为珍贵的 历史 文物,现藏洛阳博物馆。

平乐村植根于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沃土,被世人誉为“小洛阳”“金平乐”,被评为“全国十佳美丽乡村”“中国牡丹画第一村”,也就顺理成章了。

象庄,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就已是洛阳以东的集市贸易名镇,各地商贾云集于此。村子有东西一条街,不足一公里长,街道两边临街门面房几乎都是商行、店铺,主要为粮食行、棉花行、药材行、布匹行、染坊等。

据《象庄古镇轶事》记载,东汉时期,洛阳城东建有白虎观,城西建有青龙观。象庄村即青龙观所在地。后来,青龙观渐渐倾塌,附近一尊形体巨大的石象便成为这里的地标,村子也由此更名为“象庄”。

在象庄村南头路东,有一片“空地”被围墙圈起,这就是石象所在地。有村民说,这里以前是个水坑,石象就立在坑边,四脚和底座都陷进了泥水中,风吹雨淋,让人心疼不已。后来,为了有效保护珍贵的 历史 文物,村里就出资改善了这里的环境,修建了围墙和顶棚,将石象“圈养”起来。

据专家考证,这尊石象应是东汉时期雕刻的,有1900余年 历史 ,是目前全国极为珍贵的石雕艺术瑰宝。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说石象原为象庄北部邙山上大汉冢的神道门象,人们在向邙山搬运大象的途中,石象在这里“落地生根”了。

寨内古木参天,四周筑有城垣,气势雄伟。寨外的鹞店坂扼守洛阳通往黄河渡口的门户,是洛阳 历史 上著名的军事重地。东汉至隋唐近900年间,朝廷在鹞店古寨南门外辟有演武场,筑有烽火台,常在此阅兵劳军。

现今鹞店古寨存有东门、二仙庙、关帝阁、望京门、南门等遗址。二仙为女神,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皇帝赐其号“真人”,宣和初年赐号“冲惠、冲淑二真人”

二仙庙占地约500平方米,建于2米高的台地上,南北向,主要建筑规制基本完整,现存灰瓦顶大脊硬山式大殿一座,左侧有配殿,东西有广生殿、老君殿各二间。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重修二仙庙碑记》记载,二仙庙建于六朝(南北朝时期),元代至元年间,蒙古军人马宝保与村民共同捐资在二仙庙前修建献台和戏楼各一座。

明清时期,鹞店古寨建有驿站、驿铺,设有墩台,常年驻有营兵。民国初年,张钫捐资重修二仙庙。鹞店古寨南门楼原建有关帝阁,阁中置关圣帝君檀香木雕像。南门地势颇高,天气晴好时,站在南门楼上,可以望见洛阳城的一些高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