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猪圈建完多少天能养猪

大棚猪圈建完多少天能养猪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9
1.圈舍的建设地基选择。

选地势较高、干燥通风,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如南方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建议采用地上式或半地上式。远离城市水源、交通主干道;并尽可能远离其他的生产区域,如交通要道、村庄、工厂、铁路等,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传染的可能性;但也要交通方便,这样既有利于防疫,又便于解决运输等问题。同时,要求建在地下水源丰富、地势高燥、排水畅通的地方。如果自然条件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就应当采取垫高地势和猪舍周围开挖排水沟的办法来解决。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300~4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米。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500~10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距其他养殖场应在500~1500米以上,距屠宰场和兽医院宜在1000~2000米以上。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2.
猪舍一般选择东西走向,圈舍的朝向最好坐北朝南,也可根据自留地实际情况定。每栋猪舍的间距一般要8-10米左右。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植树种花草(包括蔬菜、花草等)。
①地势地形
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地势应避风向阳,猪场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
②土质
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且未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沙土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但导热性强,易增温和降温,对猪不利。粘土透气透水性弱,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明显,抗压性低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固,导热性小。沙壤土兼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但不必苛求。

3.育肥舍一般8-10米宽,40-60米长,单列式走道宽1.2米。种猪舍一般10米宽,50米长,双列式中间走道1-1.2米。采食台和水泥台留0.6米。肉猪圈最好建成正方形,30-40平方米为宜。小猪阶段单圈还可再大些。哺乳母猪圈1.8米×(3.0-3.5米)。
4.南方屋檐高3米,屋脊1.4米,合计4.4米。

5.结构若采用砖瓦结构(南方砖墙0.18米厚),屋顶要做隔热设施,南方采用彩钢板厚度8-10厘米。保温隔热好,经久耐用。最好采用敞开式结构,用卷帘。

6.设置天窗。

要安装天窗,在屋脊下行30厘米处开天窗,口径为40-50公分,每4-5米装一个,走“之”字型排列。可以无动力风机和有动力风机交错安装。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0%。试验表明,在气温14~23℃、相对湿度50%~80%的环境下猪的生长速度最快,肥育效果最好。发酵床的垫料湿度不能太大,否则容易造成发酵床缺氧,进而死床。猪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大允许值,二氧化碳为3
000mg/kg,氨为30mg/kg,硫化氢为20mg/kg。若超出标准指标,则易刺激猪的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感染或激发呼吸道疾病,如猪气喘、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

7.安装降温设施。

大猪阶段外界气温在15℃以上,或者保育阶段外界气温在20℃以上时,可以完全开启卷帘。温度稍低时根据情况适度开启卷帘,同时结合天窗和地窗灵活掌握通风。炎热季节,不但要排放废气,更要降温。由于发酵产生热量,发酵床猪舍的降温负荷比水泥圈舍更大。这时要开启机械通风和降温设备。发酵床圈舍使用冷风机通风降温,效果较好。冷风机本质上是密闭的湿帘,但比湿帘有明显优势。冷风机是正压吹风,运行时需完全开启门窗,通风效果好,不明显增湿。正好符合发酵床圈舍开放式通风降温的需要。负压风机。一般在密闭的配种、怀孕、分娩舍使用。通过风机的运转,带动舍内空气产生气流,可将舍内的热量、有害气体、粉尘等排出舍外并将舍外的新鲜空气带入。注意猪舍长度与安装风机的数量关系。湿纸帘。湿纸帘主要是通过水的蒸发带走通过湿纸帘空气的热量。在密闭的猪舍内使用,且需要与负压风机配合,合理的使用负压风机与湿纸帘可有效降低猪舍内的温度3-5℃左右。工业风扇。在敞开式猪舍多使用风扇来进行降温,风扇的风量大,降温效果明显。泡沫板。加厚猪舍屋顶泡沫板,增强隔热性能,各类猪舍内均可使用,效果良好。从长远来看,最好在猪舍周围种树,即经济又环保,且能起到良好的隔热降温效果。

8.新建的圈舍可地窗和普窗合一,门窗尽可能大,可全敞开式。

天窗地窗起到对流作用,排湿透气。【老猪舍改造:加开天窗和地窗(即墙根的通风孔)。天窗要安装在屋顶最高处,每两间开一个。地窗每个大小约40×70平方厘米,下沿高度在圈舍地坪上方20-30厘米左右。过高影响地面湿热气体的上升,过低可能会在雨季进入舍内雨水】

9.围栏不宜用实墙,要用钢管或铁丝网。

这样不但便于通风,而且不占空间,同时还不影响发酵床整体的连通,增加猪群之间的交流。围栏的下沿要深入垫料表面以下10-15厘米,以防止猪从栏下空隙进入其他圈舍。围栏最好容易拆解,以便调整猪群和猪出栏后的垫料翻动。

10.地面不硬化,以便透气,渗水。

发酵池底面保留土地面的好处,一是土壤能给发酵功能菌提供部分营养物质;二是在发酵床中多余的粪水可及时渗透到土壤中,起到部分消除和缓冲粪尿负荷的作用;三是土层的透气性好,有利于发酵的氧气供应。采用土地面时,地面应略加平整、尽可能晾干。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可预先在发酵床床底部加沙石10-15厘米,以防地下潮气倒吸入发酵床内(这种方法适合建设新床时的设计)。

11.建设时留有发酵床槽,槽深度大于50公分,可以控制在60-70公分。直接在水平面上做50公分发酵床。

在圈舍的平面设计方面,尽量加大发酵床面积,减少水泥地面。原则上除了必要的走道、料槽下面和饮水器下面的引流台以外不留水泥地面。容纳发酵床垫料的空间叫发酵池。发酵池尽可能大。原则上在一个猪舍内用一整体贯通的发酵池,这样不但发酵效率高,而且建设成本低。发酵池的深度,等于垫料的厚度。干撒式发酵床发酵池深度50-60厘米。发酵池的四壁要做成较陡的斜坡,并用水泥砌好,池角最好砌成弧形,不用直角。

12.饮水器下部要做导流台,避免饮水流入发酵床内而导致发酵床湿度过大。

料槽摆放在靠走道一侧的采食台上。育肥猪圈舍饮水器与料槽一般处于相对的两边。饮水器下面建一40×40平方厘米大小的引水台。引水台与圈舍墙壁结合处凿一引流孔,把饮水器漏下的水引流到圈舍外。种公猪和母猪的饮水器可安在料槽前上方。

13.圈舍东墙或西墙要安装引风机,根据面积定数量,风机尺寸1.4*1.4米,离床高度0.6米。夏季通风排湿。

14.室外排水沟要挖通,一般沟深要比发酵床床底低10厘米,宽度30-40厘米。雨季要特别注意猪场内的排水通畅。

15.可采用上下两层养殖模式。上方漏缝地板,下边是带有自动翻倒机的发酵床。此种模式成本高,但是更加科学、方便、卫生。钢筋混凝土板块、板条,其规格可根据猪栏及粪沟设计要求而定,漏缝断面呈梯形,上宽下窄,便于漏粪,其主要结构参数:金属编织地板网,由直径为5毫米的冷拔圆钢编织成10毫米×40毫米、10毫米×50毫米的缝隙网片与角钢,扁钢焊合,再经防腐处理而成,这种漏缝地板网具有漏粪效果好、易冲洗、栏内清洁、干燥、猪只行走不打滑、使用效果好,适宜分娩母猪和保育猪使用。塑料漏缝地板,由工程塑料模压制而成,可将小块连接组合成大面积,具有易冲洗消毒,保温好,防腐蚀,防滑,坚固耐用,漏粪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分娩母猪和保育仔猪栏。翻倒机成本一般4米长的自动翻倒机在1.5万左右。以上皆为建议性方案,具体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