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实话:孩子被打,最错误的做法就是打回去,聪明父母这么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8

你的孩子在学校中有没有收到过其他同学的欺负?

人们常说学校是一个缩小的 社会 ,在这个小 社会 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争执和矛盾。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校园霸凌。对于校园霸凌,准确地说是校园暴力,许多人并不陌生,这种充满“江湖气”的场景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

面对可能会遭受到霸凌的孩子,许多父母都想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 比如“打回去”和“向老师反应”等,可这种方法真的会奏效吗?

结果可能并不像父母们想的那么简单。

面对受到霸凌的孩子,许多父母自然而然的想法就是打回去,不能让孩子白白吃亏,但是这些父母往往会忽略一个客观现实: 如果孩子能够打回去,孩子也就不会受到霸凌了。

儿童行为专家曾经表示,以暴制暴的方式是最不好也是最无效的选择, 这种方法其实是父母愤怒情绪的转移,并不能对孩子受到霸凌的实际情况作出有效的应对。一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班主任指出,他在工作中见到的大部分受欺负的孩子都不能做到还手,特别是和对方实力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

相比较于以暴制暴, 父母更应该分析孩子受到欺负的根源性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为了出一口气而动手 ,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处于长期的担心受怕的状态。

●原则一:绝对不能以暴制暴

以暴制暴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父母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受欺负的一方一般都是处于弱势群体,比如是女孩子或者是身体较为瘦弱的男孩子,这些群体在面对霸凌者的欺负, 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希望他们能够做出相应的身体对抗是不现实的。

同时校园霸凌的表现并不一定是身体冲突, 如果对方联合小团体对孩子进行孤立,打回去显然不能够取得相应的效果。

●原则二:不能以爱的名义将孩子孤立起来

除了打回去,父母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们离开原来的环境。

特别是在孩子还没有处于完全自己无法应付的情况下,贸然为孩子换新环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受到校园霸凌的问题,同时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退缩情绪。 这种退缩情绪会伴随孩子到新的环境,没有人能够保证孩子在一个新的环境也能够不受欺负。

●原则三:培养孩子团结周围人的能力

这其实就是在锻炼孩子“抱团”的能力,这种抱团和传统认识中的抱团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同,这并不代表着让孩子在班级里搞小团体,而是锻炼孩子交朋友的能力。

通过对孩子交朋友能力的锻炼能够让孩子周围围绕更多的朋友, 一方面这些爱好相同的孩子能够相互保护,另一方面当孩子的朋友多了,欺负人的“敌人”也就更少了。

如果说三原则是对父母的要求,四措施就将目光集中在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上。

●措施一:建立自信

父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明明“允许”孩子还手,孩子还是受欺负?

实际上,受到校园霸凌的孩子除了身体上的差异外,内心的自卑和不自信也是孩子受到欺负最主要的原因 。想让孩子摆脱校园霸凌的侵扰,父母必须要从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上入手。比如鼓励孩子养成一种兴趣,让孩子通过兴趣建立自信。

●措施二:表示立场

父母与其教导孩子打回去,不如教导孩子表明立场,表明立场是对孩子自信心的过程。通过表明立场能让孩子肯定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从而主动地,一点点地对霸凌发起反抗。

●措施三: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当孩子的自信逐渐建立后,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兴趣的前提下交自己的朋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有自己的社交群体, 这种孩子自己建立的群体能够对孩子提供更好的保护。

●措施四:强壮自己

这种措施可以说最后的选择。面对对方的多次挑衅,父母可以有意地让孩子坚持一些运动或者让孩子学一些自保方法,比如跆拳道之类的。 这样能够在兴趣培养中增加孩子的自信,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霸凌者产生一定的威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