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尔·麦尔斯的人物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美国著名杀人狂麦克尔·麦尔斯,来自于肢解电影鼻祖《万圣节》(又名《月光光心慌慌》)成为恐怖大王。系列,1957年10月19日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哈登菲尔德镇。自小受到邪教组织的蛊惑,于6岁万圣节夜晚用尖刀杀死自己的姐姐朱迪丝·麦尔斯 ,因此被关进史密斯树林精神病院治疗长达15年无果。1978年10月30日,受到感召般的麦克尔逃出了暗无天日的精神病院,开始了一个面具杀人魔的传奇历程。
英国权威科幻期刊《SFX》进行了史上最恐怖影片的评选,1978年出品的影片《万圣节》成为恐怖大王。
这部由约翰·卡朋特执导、杰米·李·柯蒂斯主演的影片成为无数连环凶杀影片抄袭的对象,尤其是片中突然出现的一个狂暴的无脸杀手,着实让人惊心动魄。它击败了1968年的经典影片《活死人之夜》,片中死尸因意外的射线纷纷复活,爬出坟墓,向活人发起进攻的场面让人胆战心惊。1963年的闹鬼影片《阴魂不散》排名第三。
《SFX》杂志编辑史蒂文·奥布莱恩说:“《万圣节》是后代恐怖电影类型的鼻祖,它是随后20年恐怖电影的标志性作品。”史蒂文还补充说:“恐怖影片不一定非要充满血腥,最棒的恐怖是与紧张、氛围、五脏六腑翻腾的感觉联系在一起,情节的发展完全在意料之外,就连导演也不一定想得到。”《万圣节》系列从1978年一直拍到今天的《万圣节10》,还是第一部最著名。本片更于2006年入选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典藏,成为后现代恐怖电影经典之一。
英杂志公布史上最恐怖影片——
1.《万圣节》(1978)
2.《活死人之夜》(1968)
3.《阴魂不散》(1963)
4.《精神病患者》(1960)
5.《德州电锯杀人狂》(1974)
6.《科学怪人的新娘》(1935)
7.《午夜凶铃》(1998)
8.《驱魔人》(1973)
9.《异形》(1979)
10.《闪灵》(1980)
11.《异教徒》(1973)
12.《鬼玩人》(1981)
13.《美国狼人在伦敦》(1981)
14.《没脸的双眼》(1959)
15.《阴风阵阵》(1977)
16.《僵尸的黎明》(1978)
17.《偷窥狂》(1960)
18.《现在不要看》(1973)
19.《红死病》(1964)
20.《魔鬼出击》(1968)
这部1978年末放映的低成本恐怖片改变了该类型电影的面目。最初许多严肃的批评家认为该片是不值得注意或表扬的垃圾,似乎该片已被注定要归入遗忘的行列,而区区30万的投入也无望收回。但几个月之后汤姆艾伦发表于《乡村之音》上的富洞见性的赞扬文章改变了该片的命运。突然之间,批评家们发现了最初没有从电影中发现的许多东西。因为影片的标题,该片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常被混同于其他“血浆片”在移民聚居的电影院放映,但自被认为是现代“肢解电影”鼻祖后,它即从这一类型中划分了出去。这不是一部面目可憎的动作片——影片的暴力镜头少得惊人,而且几乎看不到血。《万圣节》是建立在悬念上的,而非鲜血,并激发了随后的一大批恐怖、惊悚片的平庸之作,成为无数连环凶杀影片抄袭的对象。从1978年到2010年,长寿的“万圣节”系列总共拍出十部,总票房已达三亿八百五十万美元,三十多年来长盛不衰,成为全世界的恐怖电影迷们推崇备至的标志性作品。
希区柯克曾说:“我喜欢像弹钢琴一样地玩弄观众。”约翰·卡朋特同样如此。由他精心炮制出的这位史上最强冷血杀人魔麦克尔麦尔斯是个紧张、非人性的敌人,戴着白色的面具,因此观众只能极其短暂地看到他的面容,这使得他更为可怖。他行动缓慢,像具还了魂的尸体,杀人不发出一点声音,也没有任何表情。在拍摄麦克尔时,约翰·卡朋特极为小心地调整摄像机的角度,在结尾的高潮达到之前,关于麦克尔就没有一个清楚的特写镜头——他总是隐藏在阴影处,出现在远处,或是以其他不明了的方式出现。这种手法塑造出一个尤其邪恶的形象。不但凶手与被害人之间的距离感是很明显的,在剧中,人与人的距离感也同样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明显地表达出来,过于空旷的街道,永远不会出现的人与人之间零距离的特写镜头,这所有的一切造成一种冷漠,极好的衬托了凶手杀人时的冷酷。
有趣的是,谁如果想在《万圣节》中存活下来,那么她就必须是个处女。同男朋友发生了性关系的三个女孩在同杀人狂相遇时都没能存活,而同男孩子一清二白的女主人公则活了下来。约翰·卡朋特和其合作编剧已强调多次他们并不是有意为之,但自此片开始,“肢解电影”的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就是:男女乱交者必定死得很惨。约翰·卡朋特在此片后没能再拍出像《万圣节》这样能在艺术和商业上取得成功的片子,虽然他试了很多次。《万圣节》依然是无与伦比的现代恐怖类型的经典之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