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乡的精神文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金山白族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全乡各族人民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开始得较早,受汉、藏、白族等文化的熏陶,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体育活动也随之植入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即纳西族传统的节日“三朵节”)、春节等节日,各族群众会自发组织具有金山特色的民族打跳、球类比赛等文体活动。这些活动已成为各村群众较固定的竞技比赛及节庆方式,有《依呀妹》、《大调》、《十二步》等比赛项目。
成立了金山乡老龄委、金山乡老体协和金山乡老年书画协会,组建了近十支古乐队。在该乡的小康示范村——东元德为村,民间文体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该村结合被列为省级生态文化村的机遇,大力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该村已被评为省生态文化示范村、省文明村和国家级文明村。全乡地处城郊结合部,少数民族在小范围内聚居,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随着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该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资源优势 金山将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基地、建筑建材基地、劳务输出基地、观光旅游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五大基地,培育壮大粮食、建材、劳务输出、旅游服务、生物资源开发、流通六大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增长的新路子,该乡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一定成绩:贵峰村花卉基地已见雏形;新团村百世洛生态谷日见成效;东元村时令蔬菜种植使农户增收不少;漾西蔬菜协会成立,种植了600亩的露天蔬菜和32个塑料大棚投入使用,全乡养殖业规模、科技含量都明显提高,良美村肉牛、蛋鸡、肉兔养殖初见成效;全乡“农家乐”生意红火;大丽公路两侧的观光农业带建设效益日益明显;文化干地坝工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力进行劳务输出,不断拓宽农民群众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2005年组织输出劳务工684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900万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