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适马 (Sigma) 35mm F1.4 DG DN 微单镜头?

如题所述

如何看待适马 (Sigma) 35mm F1.4 DG DN 微单镜头:挑战与局限

在镜头界,适马35mm F1.4 DG DN微单镜头的出现,似乎并未如预期般惊艳。尽管它在某些领域试图挑战老牌厂商的领地,但其整体表现似乎并未展现出足以与顶尖产品抗衡的实力。面对诸如Sony GM系列的强劲对手,35 1.4 DN的优势显得微乎其微。

首先,价格或许是35 1.4 DN仅剩的亮点,但在与35GM的较量中,它在细节上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呼吸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提并论,但近摄枕形和远摄桶形畸变问题却让镜头的表现大打折扣。即使是经过精心校准,边缘对齐依然不如35GM那般完美。

在光学质量上,35 1.4 DN也面临挑战。全开时的近摄球差和焦内奶化问题,Gerald Undone甚至需要借助他人帮助来确定焦点。与老款单反版本相比,这无疑是一个退步。在抗眩光和鬼影控制上,Lenstip测试显示它不如FE 35 1.8,悉尼大胡子的拍摄也揭示了明显的反差降低和鬼影问题,尽管他声称这些不影响拍摄,但这似乎并不符合实情。

在轴向色散方面,35 1.4 DN的表现也显得让人疑惑。相较于Sony的35GM,其四片低色散镜片与两片非球面镜片之间的对比显得有些不平衡,即使与FE 35 1.8这款仅有一片非球面镜片的产品相比,差距依然存在,这让人对适马的光学技术产生了疑问。

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仍追求光学质量的摄影爱好者,选择35 1.4 DN似乎并不明智。GM系列的1.8光圈版本在体积、抗眩光性能、对焦速度以及连拍能力上都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高速连拍的用户来说,这些特性至关重要。

最后,对于适马能否在未来的14 1.8 DN、24 1.4 DN等新品上实现超越,我个人持保留态度。除非在设计和制造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否则在体积重量与光学素质的平衡上,我认为35 1.4 DN很难在高端市场与原厂产品抗衡。然而,适马的持续创新精神值得期待,让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