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丛台区公安局办身份的电话是多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5-15
说到建功立业,成名成家,有人会联想起科研工作者,为科研事业展才施智;有人称赞教育工作者,育出桃李遍天下;有人想起文艺界,羡慕在舞台上的明星和演艺家。然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个做了十四年户籍工作的她,同样彰显了巾帼风采,被称为警营之中的奇葩。她1米6高的个头,体形偏瘦,戴着一副370多度的近视眼镜,脸上时常浮现笑容,说话慢声细语,办事精干利索。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说话和蔼,做事实在。她就是邯郸市公安局丛台分局丛东派出所户籍民警朱永红。

毕业一年主动下基层

     一提到户籍,人们往往会与户口迁移、办理身份证、人口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等日常工作联系到一起,殊不知还有很重要的任务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便民、利民、为民,在警民之间搭建桥梁,织好系好纽带,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履职尽责。
    1997年,在邯郸市公安局户政处工作的朱永红,她想自己是刚出校门一年多的学生,应在基层摸爬滚打,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她知道,丛台分局丛台东派出所辖区在邯郸市公安系统各派出所辖区中,人户最多,面大线长,她就主动要求要到丛东派出所挑起这个“重担”。她到这儿工作后,发现每天到户籍室办理户口、身份证、咨询等事项的居民很多,一天少则近百人,多则几百人。户籍室人手少,任务重,从早到晚整天忙个不停。
    但是朱永红没有后悔,没有退却,没有埋怨。有人给朱永红开玩笑说:“人往高处走,你偏往下来,这是图个啥?”“俺到基层来,就是为群众服务的,群众满意是俺的愿望和追求,再苦再累也心甘。”她作了掷地有声的回答。她积极向老户籍民警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很快就独当一面。
    她以真心为民的热情,用微笑可亲的笑脸,娴熟的业务技能,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辖区群众的赞誉,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她先后被邯郸市公安局丛台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被邯郸市公安局评为“户政系统优秀户籍内勤”。她还先后受到辖区群众不同形式的表扬300多人次,还获得了邯郸市“十大亲民爱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

    有的居民说:“朱永红总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她为群众解决的难题,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都数不清。”是的,她帮助群众办理户口,换发二代身份证。结亲帮困,遇到的各种情况都有,她天天在为民解难。
    2010年5月2日上午,一位男同志带着焦虑为难的神色来到派出所户籍室,说他女儿17岁了,马上面临中考,还没上户口,询问该怎么办?朱永红对他的情况进行了耐心、全面地询问。得知他是中煤一公司机械总厂职工,名叫王春生,夫妻二人于1993年3月25日生育一女孩,取名叫王新怡。
    由于王春生受重男轻女旧观念的影响,想再生育一男孩。出于这种心理,一直未给女儿落户,造成女儿都17岁了仍无户口的状况。鉴于这种特殊情况,为不影响王新怡参加中考,朱永红本着急群众之所急,特事特办的原则,不顾自身感冒发烧,拖着疲劳的身体,徒步到该女孩所在的学校进一步调查核实情况;她又与其所在的居委会取得联系,掌握了第一手准确信息后,还协调梦城分局派出所作了“询问笔录”。
    经过全面细致地调查了解,证明王新怡确系王春生的唯一女孩。朱永红收集齐全相关证明材料后,迅即向所长汇报了情况,紧接着向丛台区公安分局户政科报送了相关材料,并亲自找科长审批。一前一后仅用了4个工作日就把这个“历史”疑难问题解决了,当朱永红用电话通知王春生来拿女儿的户口时,他都不敢相信,并在电话里说:“办得这么快啊!太感谢您了,我们全家谢谢您!”。王春生多次对邻居说:“朱警官为俺女儿上户口,不知她费了多少嘴,跑了多少腿。她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遇事先为群众打算

    朱永红事事以民为先,心系群众,真心为民,一事当前,先为群众打算。
   她在实际工作中,一丝不苟地贯彻落实“十项便民利民措施”。为了方便群众办理户口、身份证,她向群众印发了“购房”、“夫妻投靠”、“军队转业”、“招工”、“经商”、“姓名、年龄变更”所需的证明、程序等十三种“明白卡”,共6000多份,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1年4月29日上午,一位居民将捡到的张和平的二代身份证,送到了派出所户籍室,朱永红接到送来的身份证后,立即在网上查找该人的联系电话,经查户籍系统中留有的号码却是空号,无法联系到本人。朱永红考虑到此人已上年纪,又担心他丢失身份证后着急,于是在中午下班后,未顾及回家吃饭,就急忙按照身份证上的住址,亲自把身份证送到了张家。当张和平本人见到自己的身份证时,还不知自己的身份证已丢失,一家人对朱永红热情助人的举动非常感激,并执意挽留她在其家吃午饭,却被朱永红婉言谢绝了。
    2011年在开展人口信息相片采集活动中,朱永红了解到家住展览路29号院4号楼3单元5号的刘代氏,今年86岁,因长期瘫痪在床,行动不便,至今未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朱永红于11月5日带着照相机,冒着细雨,踩着泥泞,穿着被淋湿的衣服,到刘家为其采集图像,一家人非常感激。
    “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群众能满意。”这是朱永红暗自立下的信条。她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老百姓‘鸡毛蒜皮’的事也要看重看大。”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她走东家串西家,嘘寒问暖,与上千户居民直面交谈过。她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居民二代身份证仍然滞留在派出所。她了解到各种原因后,采取电话通知、上门送证、让社区居委会代发、委托其亲戚和邻居代收等各种措施,很快把80多个二代居民身份证发到了居民手中。

北京寄来的“特快件”

     2011年8月份,北京市居民冯秀清专程从北京来邯为其公公、婆婆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朱永红在审查户口准迁证时,发现冯女士所持的准迁证是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田村派出所落户的第三联,而不是准迁户口用的第二联。
    当朱永红讲明规定后,冯女士带着满脸愁云,向朱永红诉说自己的难处:“我是今天早晨坐动车从北京赶到邯郸的,今天我还要赶回北京,如果回北京换准迁证,往返多花车费不说,还会耽误我的急事。”
    为了帮助她解决难题,朱永红打破常规,立刻拨通了北京市海淀分局田村派出所电话,核实了冯秀清公公、婆婆准迁户口情况,并约定田村派出所将其准迁证第二联用特快专递寄来。随后,朱永红为冯女士办理了其公公、婆婆的户口迁出手续,使冯女士深受感动。
    过了几天,丛东派出所收到冯秀清寄来书写有“非常感谢您给我的帮助,特别是两位老人连声称赞朱警官宁愿自己麻烦,也要为民解难”的特快专递,表达对朱警官的感谢之情。

精心“清网”抓逃犯

    “她立足本职,胸怀全局,不管‘份内’,还是‘份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这是派出所全体民警对朱永红的共同评价。
    在追逃和“清网行动“中,她不仅能出色完成户籍日常管理工作,还主动加班加点,在核查户口中,深挖细找,积极为追逃提供线索。近年来,她通过在办理户口中仔细进行网上比对,先后抓获了三名网上逃犯,其中两名是在办理身份证中当场抓获的,另一名是她提供线索抓获的。
   2011年8月25日,朱永红通过户口信息对本辖区逃犯逐一进行核查比对时,发现诈骗犯罪在逃人员杜勤有(男,64岁,丛台区人)有两个户口,一个在本辖区春厂村,另一个在邯山区北张庄。她把此情况汇报给所长后,当天下午朱永红又到春厂村进行走访,发现杜原住房早在2003年已转卖给孙某,孙某对杜的情况也不了解。她又与所领导一同到北张庄派出所核查杜情况。并与当地派出所和治保会取得了联系,经了解得知,这两个户口确系一人。杜前妻早年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子二女,现又再婚,其长子有时回家。
    8月26日,朱永红通过房管部门查找杜的长子和现妻陈俊英的房屋信息,经查未果。
    8月28日,朱永红又几经周折查到了杜的长子杜江杰的电话。怎么办?既要取得联系又不能打草惊蛇,朱永红以核查重户口为由,与杜江杰进行通话。没过两天,杜江杰就来到丛东派出所户籍室向朱永红询问情况。朱永红回答说:“正在进行户口整顿,你的父亲有两个户口需要进行核实,征求本人意见,要删除其中一个户口。”
   杜江杰推辞说不知道他的父亲在哪里,看到杜江杰闪烁的言辞,朱永红确定他一定知道父亲的下落。
    随后,经过细致的侦察,终于在杜江杰身上打开了突破口。9月15日10时许,民警在邯郸市南环路电信局附近,将杜勤有抓获。
    经讯问,犯罪嫌疑人杜勤有对其2005年以来,以卖给梁常海房产为名,先后骗取梁人民币六万余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朱永红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是我应该做的”。为人民服务是她的宗旨,为民解难是她的优良作风。她从不满足于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她会在今后前进的征程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追问

瞎得瑟什么,屁大个事,我是问电话!有know?

第2个回答  2016-10-31
丛台区公安局办理异地身份证的电话是多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