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和努力到底哪个更重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聪明和努力到底哪个更重要?

教育心理学家德韦克(Carol S.Dweck)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请一些孩子来到实验室,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做题。

第一道题相对容易,第一组孩子做完,拿着卷子交给老师,老师判卷时一边打钩一边说:“你们这道题做得很棒,我看到你们很有天分”——夸天分。

第二组孩子把卷子交给老师时,老师一边打钩一边说:“我看到你们刚才做题时特别专心,一直在努力找解题的办法,做得真棒”——夸努力。

实验者想考查的其实是在做后面的一个没法解决的难题时,哪组孩子会表现得更好,是被夸“我看到你们的天分”的那一组,还是被夸“我看到你们的努力”的那一组。

后来因为题太难都解不出来,第一组来交卷时,老师在上面打了一个叉,结果这组孩子一看到叉,叹了一口气,然后拿着卷子走了。为什么?在刚才做简单的题时有天分,可是在做难题时没天分,所以老师一打叉,他们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一点都不好,没办法,走了。

而第二组被夸在努力找办法的孩子,他们拿到难题后也一样不会做,但是他们在不断地尝试各种办法,等他们把卷子交给老师,老师打叉后有的孩子不走,而是问道:“这道题,我刚才已经试了好几种解法,可是仍然不对,那到底哪一种解法才是对的呢?”

多好的问题呀!“哪种解法才是对的呢?”他头脑中想的是,他已经试了好几种解法,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他相信,如果老师告诉他解法,他便可以学会这种解法,以后遇到这种题他就会做了。

两种夸法,在结果上千差万别。

第一种夸法,夸天分、夸聪明,让孩子相信他的能力是先天的,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将其称为僵固性思维。当持有僵固性思维的孩子遇到挫折时,他会认为对于解决这个问题自己没有天分,所以没有办法,选择放弃。

第二种夸法,夸努力,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如果找对方法就可以提高,我们把这种思维称为成长性思维。当具有成长性思维的孩子遇到挫折时,他会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能力自己暂时没有,但如果学会它,找到方法,他就能具备相关的能力。德韦克把这种对能力的理解称为“not yet”,也就是暂未获得,暂时没有,但是通过学习可以有的能力。

两种夸法差异的核心就是:能力是先天不变的,还是后天可以提升的。如果是先天不变的,那其实自己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是不可控的,就会听之任之;如果是后天可以变化的,而且可以通过自己想办法来提高,那就可以控制,就可以去努力获得。

有一位斯巴达斗士,一生中赢得了无数的胜利和荣誉,在回答“一生中最难忘的人和事”这一问题的时候,他回答的是母亲给他的一句话。他刚刚开始练习击剑的时候,经常被对方刺中。终于有一天他心灰意冷地感叹道:“唉,谁叫我的剑太短了呢!”母亲听到后,对他说:“儿子,你前进一步,你的剑不就‘长’了吗?”剑的长短是固定的,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剑术是可以提高的。孩子也一样,他天生的智力是很难改变的,但他的智慧是可以提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