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研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反社会人格是危险人格中的一种,也是犯罪人群中最高危的一类,会反复制造系列恶性暴力案件,给社会带来极大威胁和破坏。学术界普遍认为反社会人格犯罪由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两方面综合决定,但李玫瑾更强调先天的因素,认为这类人生来就有人格障碍,在她看来反社会人格就是龙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

反社会人格的核心特征是先天缺失基本情感,后天难以教化,所以反社会人格还有一种说法叫“无情型人格障碍”。有两个真实的案例,第一个案例的主角是中国“十大悍匪之首”白宝山,当时四个警察去石景山的家里抓他,他本来想掏枪的,结果这时候他妈妈进来了。后来白宝山对警察说:你们要感谢我妈,如果不是我妈进来,你们都完了。白宝山虽然冷酷无情地杀害了15人,但他对母亲的情感和普通人没差别,所以他不愿意当着母亲的面杀人。再比如“吴若甫绑架案”,主犯王立华第一次入狱时想着出来以后要大干一场,他想的第一个念头是出来把母亲先杀了,因为母亲知道他犯罪肯定很痛苦,干脆把她杀了,不让她知道。对亲人的依恋是人类的基本情感,反社会人格的核心特征恰恰是先天缺失基本情感,从这个角度,显然王立华是反社会人格,而白宝山不是。

反社会人格犯罪人不仅无情,而且毫无羞耻和罪恶感。因此不管是早期的家庭教育,还是后来的法律惩罚,都很难阻止他们走上犯罪之路。

溺爱是一种无原则的放纵抚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成长的人经常处于是非不分、无法无天的状态,也自然会养成唯我独尊、任性冲天的状态,也自然会养成唯我独尊、任性冲动的性格。当自私与任性成为一种心理基调,人格缺陷就已经形成,这类人格缺陷也被称为溺爱型的人格障碍。

比如北京大兴灭门案的李磊,残忍杀死父母妻儿,只是因为“父母管教太严,妻子争强好胜。”回溯李磊的童年,早年被爷爷奶奶宠坏,恣肆玩乐,长大后回到父母身边,不服管教,自然与父母疏远;妻子也知道他的习性,掌管着家里的经济权。家里拿到拆迁款后,李磊一直打主意想拿来挥霍,父母妻子不允,他才起了杀心。再举一个大家更熟悉的例子,坑爹的李天一,也是宠溺害了他,“慈母多败儿,娇惯忤逆子。”这句古话简直是缺陷人格的最佳注解。

本书作者李玫瑾是弗洛伊德的忠实粉丝,书中关于意结犯罪(危险心结犯罪中的一种)的阐述处处可见弗洛伊德的影响。简单点说,意结就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冲突,也就是意识中的“道德法官”对潜意识的真实欲望进行压抑和拦截,这里的欲望主要是指性欲。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身体很诚实,但嘴上说不要。”不仅嘴上说不要,头脑里也觉得不该要,不能要。

容易产生意结犯罪的人一般都具有保守性人格,往往表现得非常老实正派。马加爵案就非常典型,当时全社会都对他的犯罪动机感到好奇,按照他的口供,仅仅因为打牌发生口角就有预谋地杀害四名同学,这实在有点说不通。媒体和大众纷纷猜测他是因为贫穷带来的自尊问题而犯罪,但李玫瑾否认了这种说法,她认为马加爵是为了灭口才杀人,因为有些事他不想让更多人知道。而这些事和性有关,在唯一一次记者的直面采访中,马加爵承认自己平时会浏览黄色网站,并在校外有多次性体验。虽然欲望促使他有了行动,但从小在闭塞的环境中长大,受保守性格和传统观念影响,马加爵并不能正视自己的欲望和行为,更难以面对被同学知道后的议论和嘲笑,这种羞愧难当的感受和内心的巨大冲突激发他走向了犯罪。

犯罪心理画像又叫“犯罪心理侧写”,是犯罪心理研究在刑侦方面的具体应用。大家都在通缉令上见过犯罪模拟画像吧,也就是公安人员通过目击者口述画出犯罪嫌疑人的面部肖像;那犯罪心理画像就是通过犯罪的具体行为以及现场的各种信息来推断犯罪人的体貌特征和心理特点,从而缩小犯罪嫌疑人范围,帮助侦破案件。

李玫瑾曾经参与过一起凶杀案,犯罪人将女性杀害并碎尸,受害者两个乳房被挖掉,法医鉴定说这是一刀割下来的,普通人用一刀旋一整圈是不容易做到的,通常会有停顿,两至三刀才能完成。刑警问李玫瑾:什么样的人会有这样的刀法呢?医生?屠夫?还是厨师?李玫瑾判断是厨师,因为医生手术中常常是用刀片划开,屠夫杀生更多是用砍,只有厨师会这种旋切的刀法。后来那个案件告破,果然是一个当过厨师的人干的。

犯罪心理研究的作用之一是让公众知道犯罪心理是怎么回事,使一个案件的社会意义最大化。李玫瑾曾经在媒体上分析过多起热门案件的犯罪动机,没想到当理性冷静的专业分析遭遇到义愤填膺的民意情绪,会产生如此大的碰撞和落差,比如药家鑫案,这种碰撞已经演变成了一场网络的口诛笔伐。起因是药家鑫杀人案开庭当晚,李玫瑾在央视点宁评称,药家鑫会在瞬间完成连扎8刀的动作和他长期以来的钢琴训练有关。很快,李玫瑾的说法被网友戏称为“钢琴强迫杀人法”,认为她是在为药家鑫开脱罪行。李玫瑾“因言获罪”,被网友讽刺为“著名犯罪漂白专家”。

面对恶性案件,公众的第一需求是将犯罪人绳之以法,声张正义,满足感性需求之后,才可能理性地探究犯罪动机。而李玫瑾的出发点是希望让大家知道: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希望能不再重蹈覆辙。犯罪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短暂,普通大众还很难理解,大家都凭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来谈,而李玫瑾从专业背景来谈,肯定会有争议。最初她极力捍卫专业的尊严,引来无数误解和谩骂。后来李玫瑾也注意调整说话的语境和时机,铺垫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公众逐渐了解和认识犯罪心理学。

1.犯罪就像一面三菱镜,折射出社会和人性幽暗的深渊。犯罪心理研究,就像庖丁解牛,在一团乱麻一阵迷雾中,抽丝剥茧,直指要害。这种从悬疑重重到谜底解开水落石出的过程,充满了张力。

2.对于潜意识压抑和认知扭曲,一般人可能没什么太深的体会,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感受过孤独和痛苦,如果人的整个生命的底色都被孤独和痛苦占据,人就特别容易走向变态。

3.传统的犯罪学认为,金钱、性欲、嫉妒、恐惧、愤怒、仇恨、偏见这“七宗罪”涵盖了触发所有犯罪行为的动机。

撰稿:傅如月

脑图:刘艳

转述;杰克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