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如何计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5

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如何计算

应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两种表达方式,用国民收入法测量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为:①计算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比重,该比重即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常表述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百分之多少。按此方法计算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应等于100%。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I/△GDP ×100%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 I/△GDP×( △GDP/△GDP0) ×100%
其中:△ I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
△GDP :报告期GDP增量,GDP0 :基期GDP;
△GDP /△GDP0 :报告期GDP增速。
投资乘数是现代巨集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是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或数倍于这笔投资额的GDP的增加。它等于每单位投资量的增加所导致的产出增加的数量。其公式为:投资引发的GDP=投资乘数×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其中: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工业投资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怎么算

一般统计资料里面有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比如说把经济总量分为1、2、3产业。经济总量有一个增长率。而1、2、3产业各自也有一个增长率。把总的增长率按比例分解到各个产业里面,就得到各个产业对总增长率的贡献率。
举个简单的例子。经济总量由A和B构成,上年A为10,B也为10。今年A为11,B为13。总量增长20%。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25%来自于A,75%来自于B。

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如何计算

西方经济学,消费支出乘数一节中有详细计算

贡献率如何计算?比如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等,希望知道的给个公式?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 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
(3)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这个指标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产出增长速度 ×100%
上式贡献率越大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4)各产业贡献率:
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应该注意的是,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另外,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

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是怎样计算的?

全国资料的话去国家统计局找到年鉴,然后找到GDP中民营经济的总额假设=A',该值去年为A,假设GDP=Y',去年值为Y,则贡献率为(A'-A)/(Y'-Y),其推导可以通过以下表达式推出,假设GDP由A,B,C三部分构成,Y=A+B+C,增长率=(Y'-Y)/Y,同时我们知道Y'-Y=A'-A+B'-B+C'-C,所以有增长率=(A'-A)/Y+(B'-B)/Y+(C'-C)/Y,其中A对增长率的贡献为(A'-A)/Y,其贡献率=贡献/增长率=((A'-A)/Y)/((Y'-Y)/Y)=(A'-A)/(Y'-Y)。
要是地方资料的话去地方 *** 的统计局找年鉴

贡献率是 民营经济增长值/GDP增长值 X100%。
贡献率都是这个公式,包括三产贡献率,净出口、消费、投资的贡献率

消费对GDP的贡献如何计算

(1)gdp是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支出法进行核算时,使用公式Y=C+I+G+(X-M)。y即gdp,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G为 *** 购买,X是出口,M是进口,(X-M)就是净出口。
(2)分别计算gdp、消费、净出口等的变动率,根据上式,变动率加总仍然满足上式,再用上式右边的例如消费的变动率除以左边的GDP变动率,可以得到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其他的一样求

gaussiano3如何计算轨道的贡献率

2222.jpg111.jpg作者:snoopyzhaochem3d可以显示mopac/gamess/gaussian的计算结果,所以如果是以上这些软体计算出来的结果,那么应该是准确的。作者:flyskysky好象不是这件的软体的计算结果,只是chemdraw自带的一个工具作者:erylingjet你可以用高斯啊作者:snoopyzhaoQUOTE:Originallypostedbyflyskyskyat2009-2-720:23:好象不是这件的软体的计算结果,只是chemdraw自带的一个工具另外我没有在chemdraw带的mopac等外挂中找到算分子轨道的地方啊?MOPAC的计算中会给出LUMO和HOMO的结果,当然,如果你还需要,或许需要增加一些关键词。在Chem3D提供的介面中算出来之后,结果自己就可以显示出来。作者:lxl8506用hyperchem计算电子光谱时会得HOMO和LUMOsetup-—semi-empirical--ZINDO/S--OPT--CI--singlyexcted-orbitalpute--singlepoint作者:snoopyzhao使用ZINDO/S会给出HOMO/LUMO,使用AM1,PM3,MNDO等等同样会给出HOMO/LUMO,而且还可能不一样,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使用……作者:sculhf最好还是用GAUSSIAN

如何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呵呵,你们是不是在考试啊。具体的表达方式我也不清楚,我就自己写写了啊,不一定正确,符号也是我自己定义的,你就先看看吧:
α(△C/C)/(△Y/Y)
其中,α代表固定资产的弹性系数,C代表固定资产,Y代表GDP。

核算方法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2]一、用支出法核算GDP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从支出法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3]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Q1P1+Q2P2+……QnPn=GDP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 *** 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 *** 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1.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2.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装置、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装置、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3. *** 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 *** 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 *** 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 *** 机关公用品与公设施、举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学校等方面的支出。 *** 支付给 *** 雇员的工资也属于 *** 购买。 *** 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 购买只是 *** 支出的一部分, *** 支出的另一部分如 *** 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 *** 转移支付是 *** 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 *** 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 转移支付是 *** 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 *** 转移支付发生时,即 *** 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 *** 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 *** 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4.净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把上述四个专案加起来,就是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GDP=C+I+G+(X-M)在中国的统计实践中,支出法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了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 *** 消费。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以下几种型别: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通过支出法计算的GDP,我们可以计算出消费率和投资率。所谓消费率就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所谓投资率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率。按照有关统计资料,最近几年以来,中国的消费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中国的消费率为52.1%,投资率为43.4%。同世界水平相比中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巨集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点。二、用收入法核算GDP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在没有 *** 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旧,但当 *** 介全国GDP入后, *** 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象公司的帐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三、用生产法核算GDP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 *** 服务和 *** 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了。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在中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GDP分为四项: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第一项为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第二项为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 *** 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划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 *** 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