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肉豆蔻的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3-27
名 称
中文名称: 肉豆蔻
中文拼音: jin yin hua
拉丁学名: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别 名: 豆蔻,顶头肉,迦拘勒,麻失,扎地,玉果,肉果
属 性
来 源: 本品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的干
药 性: 辛,温。
工 艺: 4~6月及11~12月各采一次。去掉假种皮及种皮,种仁用石灰乳浸一天后,缓火焙干。

作 用
主治(功效): 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用 法: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湿热泻痢及阴虚火旺者禁服。用量不宜过大。
以豆蔻命名的中药主要有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和肉豆蔻等。而这些豆蔻均含挥发油,具芳香之气,功效较相近。
  以豆蔻命名的中药各药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且药用功效的偏重点也不同,而肉豆蔻和其它豆蔻的科属更是不同。临床使用时,要区分清楚。

  草豆蔻:
  又称之为草寇、草寇仁、草果。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成熟种子团。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晒至8~9成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行气,温胃止呕。用量:煎汤,3~6克。因富含挥发油,临用时捣碎,入汤剂宜后下。

  白豆蔻:
  又称之为白蔻,壳蔻、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7~8月果实熟,剪下果穗,晒干或烤干。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能行气化湿,温中止呕,开胃消食。偏重于开胃消食。用量:煎汤,3~6克。因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煎药时将白豆蔻打碎或研碎,浸泡30分钟,后下,煎沸约10分钟即可,或研成细末吞服。其果壳水煎剂可抑制志贺菌、痢疾杆菌等,对细菌性腹泻有一定疗效,可供药用。

  肉豆蔻:
  别名豆蔻、肉果、玉果,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将其种仁在45℃低温慢慢烤干,去油(主要降低有毒性的肉豆蔻醚、黄樟醚),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功能行气化湿,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量:煎汤,3~10克。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提倡研成细末冲服,每次1。5~3克,可避免因煎煮造成的挥发油量损耗。过量服用肉豆蔻,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应引起注意。生品作用相反,有泻下的作用。

  红豆蔻:
  别名红豆、红蔻、红扣、良姜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实。于每年11~12月果实刚成熟时采收,将果穗割下后放置阴凉处通风4~7日,等果实成深红色时脱粒,去掉枝干,晒干。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醒脾消食,解酒毒。多用于温中散寒或解酒毒。用量:煎汤,3~6克。
第2个回答  2019-05-18
沙棘肉豆蔻有芳香化湿,理气健胃的作用
第3个回答  2019-08-05
该药物具有着开胃和中以及补肾壮阳的作用。建议注意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第4个回答  2020-01-05
病情分析:小儿腹泻病要及时治疗,预防腹泻引起的脱水现象,必要完善检查合理用药治疗。
指导意见:可以完善大便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可以口服小儿利宝、思密达、口服补液盐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