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ISBN:7303093958   作者: 何克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架日期:2008-10-28 出版日期:2008-8-1 版次:初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论
第一节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发展概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意义)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途径)——国外的经验
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
二、发达国家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
三、发达国家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效果
第五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途径)——国内的探索
一、要运用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整合”
二、要紧紧围绕“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三、要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整合”课的教学设计
四、要努力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
五、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创建能支持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
第六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通过“整合”可弥补多年来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重要缺陷——忽视“教学结构”改革
二、通过“整合”和教育理论创新可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理论
第一节 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一、关于学习的含义
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第三节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内容及实施
一、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策略
二、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策略
三、随机进入式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策略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特点
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二、强调“情境创设”对意义建构的促进作用
三、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深化作用
四、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五、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六、强调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达成教学目标)
第五节 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前提条件
二、建构主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例
第六节 进入21世纪以后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之二——教学结构理论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学教并重”教学设计
第五章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及有效运用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课内整合模式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课外整合模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