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东山校区的整体规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一)用地规模
总用地191.23公顷,净用地180.29公顷(其中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133.34公顷,一期为100公顷)。
(二)学生规模
结合规划地块用地规模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关于山西大学办学规模的批复,山西大学办学总规模为35000人,东山新校区学生规模约为25000人。 (一)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133.34公顷。其中,一期为100公顷,二期为33.34公顷。
(二)水域用地规划
根据《太原市防洪设施专项规划》,在山西大学选址北部规划南坪头水库,用地面积
21.09公顷。
(三)公园绿地规划
结合南坪头水库,在其东侧和南侧的建设用地内规划南坪头公园,用地面积10.96公顷。
(四)防护绿地规划
根据天然气管线和成品油管线的改线方案,沿规划范围西侧的次干路规划40米绿化防护隔离带,用地面积为4.88公顷。
(五)农林用地规划
在规划范围北部的建设用地之外,规划四处农林用地,结合南坪头公园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色。农林用地面积为10.02公顷。 道路系统由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构成,规划道路用地共为10.94公顷。
1.城市主干路
南中环街东延:东西向规划主干路(规划红线50米)。
2.城市次干路
学府街东延:东西向规划次干路(规划红线40米)。
西侧次干路一:南北向规划次干路(规划红线30米)。
东侧次干路二:南北向规划次干路(规划红线40米)。 规划将现状110kv薛马线改线,改线线型由规划部门和供电主管部门进一步确定。在未改线之前,须在高压线两侧各控制16米保护区范围。
将现状天然气和成品油管线改线,规划范围内改至西侧城市次干路旁的绿化防护隔离带中。
防洪规划
南坪头水库位于黑驼沟的沟口,南坪头村东,控制流域面积9.75平方公里,设计库容 82万立方米,防洪标准百年一遇,校核标准200年一遇。
黑驼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南坪头水库上游沟道宽度按20米预留,结合南坪头公园实施进行改造,线型可依据施工图进行适当调整。 1、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科群建设,将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成为“以应用学科群为主体的多学科融合的校区”。
2、符合《普通高校建筑面积指标》规定的11项基本办学功能指标要求。
3、规划在空间分布上建议采用“簇群”式模式:以学科组团为核心,综合教学、实验、行政、生活、体育等各项功能,形成相对独立完整,又互相联系的区块。新校区可分为文、理、艺、体几大分区,另外由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实验中心、校行政等公共建筑组成中心区。
4、规划建筑按单体类别建议分为学院建筑、图书、校行政、公共教学、学生宿舍、生活服务、学生活动、体育运动等几大类,其中学院建筑由各学院行政办公及实验用房组成,原则上采用一院一馆的设置,院规模过小时可考虑适当组合,同时由相近学院楼组成建筑组团,加强各学院楼之间的联系,以集合教学研究空间, 减少资源重复。 1、总体规划目标:遵循简约、前瞻、绿色、体现文脉与人本理念、体现山地地域特色、尊重原生环境的原则,打造低碳、环保、安全、健康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2、单体建筑设计:在合理分配面积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单体建筑体量。单体建筑的设计应具有时代特点,同时应反映山西地域特色、综合院校风格及山西大学文脉传承。建筑体量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为空间、景观设计保留大的用地。
3、功能及分区设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合理安排校区的功能分区,按学科功能相近的特点考虑各建筑组团的布局,改善各院系独立封闭的布置,把单幢布置与集中布局相结合,以适应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教学环境,加强学科间的密切联系与交融,营造流通、交流、接触方便的交往空间,体现大学激励思想,创造知识的环境特点。
4、空间、景观设计:充分运用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手法,从城市到校园,从校园的生态环境到建筑组群、建筑内部庭院,强调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现代化生态的校园环境,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校区规划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水系,应充分利用当地地下水位特点,结合场地土方平衡及施工取土,适当营造人工水系,丰富校园景观。集约利用土地,降低建筑密度,留出更多的大面积绿化用地,提高校园环境质量。
5、道路交通组织:遵循人车分流原则布置校园道路系统,在保证校园各个组团的车行可达性的同时,确保步行系统(自行车)流线的顺畅和便捷。
6、经济指标控制:严格核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