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大家觉得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我认为人性本是一张白纸,所有的性格色彩都是在出生后的成长环境中塑造出来的。

成长环境中接触的善念多,这孩子就是善良的,接触的恶念多,将来自然会成长为一个恶人。

也许有的人会反驳,那有些亲兄弟姐妹,成长在一个家庭环境下,人性却截然不同怎么解释?

举个栗子,夫妻俩生了三个孩子,老大和老二是男孩,老三是女孩。虽然哥仨生活在一个家庭环境之中,但老大体会过有弟弟妹妹感觉,没体会过自己有哥哥姐姐的感觉,老二既有哥哥又有妹妹,老三有两个哥哥没有弟弟妹妹,这么一看成长环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何况这三个兄弟姐妹还有很多其他环境因素的差异,比如不同学校,不同班级,遇到不同的人和事,都会一点一点塑造着他们各自的价值观。

可能还有人反驳,那双胞胎怎么解释?

好,我们来举个双胞胎的例子,假如一对双胞胎同时出生,抚养在一样的家庭,上同一所学校,但别忘了,在十月怀胎时期他们因为胎位不同受到的挤压也不同,通过脐带获得的营养也不同,所以他们还是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体验。所以双胞胎性格人品差异很大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生活环境和人生体验对人性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不是单纯性本善或者性本恶的问题。

因为时间有限,暂且不继续深入分析,以后我会写一篇专门的文章探讨这个有趣的问题,希望这次回答你能满意。

在心理学上,性善恶论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

性本恶这是弗洛伊德的观点

性本善这是马斯洛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都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患者,因此他看到人性中恶的一面个就可以理解。

而马斯洛与传统观点针锋相对,认为心理学要关注正常人 健康 人,所以提出性本善的观点;至于华生他压根不承认有心理这回事,只承认行为所以性本善性。

在心理学上,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一直有着争议,各说各的对。

国外有代表性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本恶论 ,从人的性心理发展论述了各种欲望。

国内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的人本善论 ,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

而现在比较推崇的王明阳的关于人性的定论是“此心具足,不假外求”。

01

弗洛伊德,人性是欲望与贪婪的综合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在心理学的发展 历史 上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提出人性本恶,来自于他的生本能之中的性本论。认为,人的心理产生了问题,都是因为性心理而导致的。

比如男孩子体现出现的恋母情结,与女孩子体现出来的恋父情结,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进行性心理引导。从而后期可能产生精神错乱、行为异常等。

而人性在这种性欲望、生存欲望、物质欲望的方面,体现出来的就是恶的一面。

02

朱熹,人性需要发扬善性,发明本心

朱熹,宋代理学家,是儒学集大成者, 历史 上号称朱文公。在人性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善念,引导自我的成长。但是同时还需要不断修正。

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让自己不失去那颗“本心”,更加光大自己的善念,明确自己的本心,不走偏路。

他曾经说过“ 如今要下功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 ”。从人性方面来说,很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作用。只有不断学习成长,才能成为贤人。

03

王阳明,知行合一,方能见性

提到王阳明,就会想到流传下来的四句关于心学的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王阳明认为,人本不分善恶,也无法单独分开善恶。心本来就是简单的。

当人性有了善念的判定时,就同事具备了恶念的影子。至于哪个为上,就表现出哪一面。

所以,他的心学提出来的“知行合一” ,很多人理解错了。以为是知道了,然后行动了,把它合为一体。实际上应该是知道了,就是行动了的一种表现。真正认知上的改变,就会带动行为上的付出。

人性的善恶,自古以来就有争论,比如孟子认为性善而荀子认为性恶。其实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包含着善恶两面,但由显意识到潜意识,再到深层无意识,层层剥离,人性之根本仍然为善,只是随着人类 社会 的发展,人性中恶的一面却越来越彰显,但始终要认识到,即使是一个大恶人,其心灵深处,仍然存留着善意,只不过因为泯灭已久,他已难自我察觉。而宗教,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其重要职责,都是在设法唤醒,那潜藏于人心中的一丝善意。

在心理学上来讲,两者没有明显的对立面,没有那么完美的性格和人性,善人也有可恨之处,恶人必有可爱一面,导致这两种人性的出现,都是有特定的客观原因和因素导致的,也就是从多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你就不会那么偏执,给自己定位的不同,所看的直观感受也会不同,是对的,但是不全面,这一点就是我理解的格局与视野。

您的这个问题很大。

从古至今,东西方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讨论过这个问题,没人能决断出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就像我国古时候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治国,他们觉得人性本恶;但是三字经又说了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学心理学,其目的是通过人的言行举止推测其内心活动和行为倾向。说的通俗些,的确是有点洞察人心的意思。但是,人性其实又是经不起考验的。没有人是圣人,贪嗔痴、爱憎怨、生死离别、求不得每一种都可以让人心痛苦甚至崩溃。

我个人认为,每个人生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其好坏,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去评论。而且我认为这世间穷凶极恶之人属于少数,大多数人谈不上绝对的好或者是绝对的坏,很多时候都被处境和立场所左右。

一个人出生来到世界上都是同等的,并没有善恶之分。人都是同样的人,善恶取决于一个人当时的思想,取决于脑中的思想斗争。人在某个时候某种状态下,他们的思想都可能是一样的。譬如,人在穷困的时候都会想过要去抢劫,抢劫可以得到物质上的享受,但是在这种状态下,大家都这样想,这种思想都是丑恶的。如果你想了而去做了,你的行为也是丑恶的,思想已经在行为上体现出来,人们看到你这种行为后就认为你整个人都是丑恶的,但是如果你想了而不去做,没有这种行为的实施,人们看不到,即使你的思想是丑恶,人们看不到,你也是善良的。

很多事情都具备很多复杂属性,特别是你要主张的观点是关键,论据都是为论点来服务的,你需要什么样的结论就需要什么样的论点来支撑。问题在于,你没有办法对一个事物的多个性质在一个论点里表达,所以你想主张什么观点很重要。善恶只是一个角度的对立面,人性很复杂,就好比,你不能将人的本性只单一的用善恶来加以定论。这个问题在没有前置条件,没有特定的现实环境下很难回答。各抒己见,就事论事,才能避免争议。即便是就是论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认为,人有善有恶,矛盾且调和才形成了难以揣摩的人心。也既是善人也有恶意时,恶人也有善良心。临时起意选择了哪一个,就表现为对一时之恶,一时之善。然,如果人的一生大部分为善时,亦可以称之为善人。亦或,前恶而终善,也不能妄加评论为恶人。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提出的主张。荀子提出:"人性本恶"。我以为这两种主张都具有偏面性。马克思说:人是 社会 关系的总和。人既具有向善的一面,也有向恶的一面。一棵树苗,既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也有可能长成歪七扭八,甚至枯萎、夭折。这与环境有关系。土壤、水分、气候、营养等自然条件有关,还与人为的因素有关。即便是同等的自然环境下,若精心呵护,长期养护,结果可能就好,反之,结果可能就不太好。人也是如此。即便是双胞胎,也有可能一个是栋梁之才,另一个进监狱。心理学上说,我是世界的表像,世界是我的表像。大多数成功者,虽历经曲折,但仍然热爱生活,仍然认为善良的人多,仍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数遇到困难而不能自强者,总怀疑人性的善,总觉得自己遇到的多是"恶"。人性的善与恶的表现,也与环境密不可分。法律、道德、舆论、制度、习惯、个人的修养等等,具体的某一事件,以及周围的其他人,都是约束和激发人性的恶善的因素。人性不存在恶善。人是从动物衍变来的,劳动和 社会 实践促成了人。人的"天性”,是后天养成的。

你觉得一把菜刀,他是善,还是恶?全在于你的心。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性是人繁衍生殖的工具,你认为【性】,是善,还是恶?如果顺应天道,则为善,逆反者则为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