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1

常言道:“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论语》有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小人心胸狭窄,患得患失。

得罪君子,至多也是疏远你,绝不会暗地里报复你;而小人不同,他整日盘算个人得失,一旦得罪会纠缠不休,明里暗里报复你,让你防不胜防。

成语“各自为政”的诞生,就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宋军统帅华元与他的车夫羊斟。

《史记》记载,公元前607年,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为主帅,统率宋军前往迎战。两军交战之前,华元为了鼓舞士气,杀羊犒劳将士。忙乱中忘了给他的马夫羊斟分一份,羊斟便怀恨在心。

交战的时候,羊斟对华元说: “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意思是:分发羊肉的事你说了算,今天驾驭战车的事,可就得由我说了算了。说完,他就故意把战车赶到郑军阵地里去。

结果,堂堂宋军主帅华元,就这样轻易地被郑军活捉了。宋军失掉了主帅,因而惨遭失败。

华元的被俘,印证了一句老话,那就是“宁负十君子,不惹一小人”。

2

与华元疏忽提防小人不同的是,我们来看看大唐名将郭子仪是如何应对小人的:

为大唐中兴立下赫赫战功的唐朝名将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打仗得心应手,而且在待人处世中,还是一个特别善于对付小人的处世高手。

有一天,郭子仪悠闲地躺在椅子上,正和妻儿们说笑着。突然门童来报,府外来了一个叫卢杞的男人。郭子仪听了,急忙让家眷回避,然后仔细整理着装,郑重地接待了比自己官职小很多的卢杞。

卢杞走后,郭子仪的儿子,不解地问父亲:“父亲可是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的郭子仪啊!文武百官哪个来拜访,您不是躺在椅子上就接待了,一个小小的卢杞,您何必行此大礼呢?”

父亲说:“卢杞这个人,面容丑陋,但是很有才华,更重要的是,他刻薄记仇啊!让妇人们回避,是知道她们见到面貌丑陋的卢杞,会忍不住嬉笑。爹老了,再威风八面,还能风光几年?若得罪卢杞这种小人,他哪天得志了,咱们全家恐怕都活不成了!”

多年后,卢杞果真一路从小官做到了宰相。得志后立即报复了那些曾经嘲讽过他长相的人,同为宰相的杨炎被他害死,大唐名将、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也被他设计陷害而死。唯独郭子仪一家幸免,卢杞每次进郭府都毕恭毕敬。

不得罪小人,不给子孙后代留祸患,我们看到了一代名将郭子仪深远的智慧!

3

以上两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小人不能得罪,否则会遭到小人的陷害与报复。

然而,问题来了,如果我们处处提防小人,很容易变成一种圆滑世故。整天揣测谁是小人,这等于给别人贴标签。

当我们的智慧层面不够高的时候,难免会贴错标签。更何况,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有时,君子和小人只在一念之间。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君子和小人,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事呢?

我们再接着说郭子仪,事实上,他不仅不得罪小人,还能化解敌意。

一次,他家祖坟被掘,是有宦官故意陷害,暗中指使所为。郭子仪的部下怒不可遏,认为将军绝不可能吞下这口恶气,定要掀起一波风浪。谁知,郭子仪哭着上奏唐代宗,怪罪自己多年领兵打仗,不免杀人父兄太多,今受到天谴。还说“但臣为国之心,虽死无悔。”皇帝听了特别受用,这件事也就这样简单平息了。

对此,官员们十分不解,也看不懂郭子仪,但这实则是处处展现了郭子仪的深远智慧啊。

郭子仪一生历经七朝,辅佐四代皇帝,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评价他: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意思是说,他拥有巨大的权利,朝堂上却没有人忌讳,功绩卓越但皇帝却不怀疑,奢侈享受也没人非议,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4

从郭子仪善待小人到与挖自家祖坟的宦官化解敌意,以及立下战功赫赫,身居高位却不居功自傲,谦卑处世,我们可以看到人有且只有一颗心,这颗心展现了博大的胸怀,深远的智慧和广博的仁爱,这不正是一颗君子之心吗?!

一颗君子之心,必然成就君子的事业!而郭子仪的故事便是最好的写照。

所以,“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不是“圆滑世故”,而是一份深远的智慧,一颗厚德载物的君子之心。

学习郭子仪,我们要努力建设心灵品质,修炼如郭子仪一般的君子之心,开发广博的智慧宝藏!如此,有了君子层面的心灵品质,就能与任何人真心相待。

可是,现实情况是,建设君子的心灵品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以目前我们的心灵品质,很难看清面具掩盖下的小人真正的模样,还有的时候自己是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伤害了他人。

就如上文的华元,他一定想不到仅仅因为一盘羊肉就使得车夫把他推进了敌人的战壕。

因而,当我们尚未抵达君子的境界时,又当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小人呢?

这时,有这样的一句话特别适用 :“没有人拒绝你真诚地对Ta好”!

只要把这句话作为我们的处世准则,无论面对君子,还是小人,我们都能坦然面对,真诚对待。

因为不管一个人的心灵品质高还是低,没有任何人会拒绝你真诚地对他好。尊重他人,绝不去做伤害他人的事。

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有怎样的行为作用就有怎样的反作用,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所以,与其处处辨别、提防和害怕小人,不如从今天起践行:真诚地对他人好。这样,不管你遇见任何人,都能以真心处之,回报的必然也是一份善意。这不仅是建设了自己的心灵品质,也在帮助他人建设心灵品质!

如此,人生大道宽广无垠,无畏无惧,从容淡定,勇往直前。

深深深深地祝福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