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峡四路的川峡四路政区变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建隆元年(960),赵匡胤在汴梁(今开封)称帝,建立北宋。
乾德三年(965),北宋灭后蜀,改“节度使司政区”为“转运使司政区”,初置成都府“西川路”。
开宝六年(973),分成都“西川路”置奉节“峡路”,川峡盆地遂分为东、西两大政区。《长编》载:
①“峡路”治夔州(又名云安郡,今奉节),领“遂、合、渝、泸、昌、开、达、渠、巴、蓬、资、戎、涪、忠、万、夔、施十七州及广安、梁山、云安三军” 。
②“西川路”仍治成都府,领“黎、雅、眉、嘉、邛、蜀、成都府、彭、绵、汉、简、梓(今三台)、陵、维、茂、荣、果、阆、龙、普、利(今广元)、兴、文、剑、兴元府(今汉中)、壁、集、洋二十八州府及永安、怀安二军”。
③黔州改隶“荆湖路”。
历史上,夔州(今奉节)长期控遏三峡水道和井盐,另立“峡路”之后,致“峡盐悉趋荆南,西川民乏食”,西川人民基本生存食盐也无法保证了!所以,太平兴国元年(976)十二月,宋太宗赵匡义急“命西川转运使申文纬遥兼峡路,峡路转运副使韩可玭兼西川路”(《长编》卷17)。
太平兴国二年(977),再分“西川路”于利州(今广元)置“东川路”。川峡地区遂并列“成都西川路、广元东川路、奉节峡路”三个政区。此时,梓州(今三台)仍隶属成都西川路,而兴元府(今汉中)则改隶广元东川路。宋代“西川、东川、峡路”的政区命名,均源自隋唐以降川峡地区传统称谓。唐宋四川盆地,“西川”特指以成都为中心的今川西平原及其周边一带;“峡路”特指以夔州(奉节)为中心的今川江水道以及川东鄂西一带;两者之间的盆地丘陵地带则为“东川”,或并入西川、或归入峡路,无常态。
太平兴国七年(982),东川路并入西川路,则广元利州、汉中兴元府重新并入成都西川路。川峡地区复为“成都西川路、奉节峡路”东西两大政区。原属奉节峡路的巴州、蓬州划归成都西川路,而西川路的梓州(今三台)、果州(今南充)、普州(今安岳)、荣州(今荣县),以及荆湖路的黔州(今彭水),则改隶奉节峡路。此时的“峡路”政区大致与北周隋朝时期的信州(今奉节)总管府辖区近似。

淳化五年(994),降成都府为益州,仍治成都县。
至道三年(997),天下正式定制十五路:“一曰京东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东路,五曰陕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荆湖南路,九曰荆湖北路,十曰两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峡路,十四曰广南东路,十五曰广南西路。”(《长编》卷42)。其中,川峡地区循旧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节峡路】。
咸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置“成都益州路、广元利州路”;分【奉节峡路】置“奉节夔州路、三台梓州路”,且“四路”统一以各自的“行政治所地”命名。
即:
夔州路(治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即“川东”。
益州路(治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即“川西”。
梓州路(治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南宋初期,迁治今四川泸州市;即“川南”。
利州路(治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北宋末期,迁治今陕西汉中市;即“川北”。
其中,成都西川路更名成都益州路,原成都<西川路转运使>马亮转任成都益州路转运使;增置广元利州路,原成都<西川路转运副使>张志言出任广元利州路转运使。
奉节峡路更名奉节夔州路,原奉节<峡路转运使>丁谓转任奉节夔州路转运使;增置三台梓州路,原奉节<峡路转运副使>李防出任三台梓州路转运使。
至此,原“川峡两路”最终裂为“川峡四路”,合称“四川”路,“四川”作为地理区划由此得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