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原型郭刚堂儿子找到,防备孩子丢失,有一个简单有效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7

#《失孤》原型郭刚堂找到儿子# 骑行40多万公里,跑遍31个省,报废10多辆摩托车,寻子20多年不放弃——这是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失孤》的故事情节,而此电影之所以感动千千万万人,原因还在于它来源于现实生活。然而电影在2015年上映,看哭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但电影结束了,现实中的父亲依然没有找到丢失的儿子。

原型是家在山东聊城开发区的郭刚堂,1997年9月21日,刚刚2岁半的儿子郭振在家门口被人贩子拐走。从此这位刚毅的父亲就一刻不停地开始了漫漫寻子路。

郭刚堂说:“我们大人可以选择绝望或者坚强,但孩子只能等待,等待父亲出现,等待父亲来带他回家,所以我一定要找到孩子。”

电影《失孤》的导演彭三源当年被郭刚堂寻子故事所感动,决定把它拍成电影,也呼吁人们关心关爱丢失孩子的家庭,主动帮助他们找回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警醒千千万万个家庭看好自己的孩子。

电影拍摄时,导演想通过电影的影响力使郭的儿子看到后主动来找爸爸,一度提出让影片中刘德华扮演的父亲,在所骑的摩托车上插上郭的儿子小时候的照片,但最终被郭刚堂拒绝。可想而知,父亲当时矛盾又痛苦的心情,一面想尽快找到儿子,一面又怕给儿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20多年漫长的寻子路,虽然之前没有找回自己的儿子,但他创建了天涯寻亲网,并在寻子路上帮许多失子家庭找回自己的孩子。

也许是“苍天有眼”,也许是“皇天不负有心人”,2021年7月11日,好消息由警方传来,郭刚堂的儿子郭振终于找到了,郭振目前在河南,已经通过DNA比对。更加幸运的是郭振现在的生活很好,也上过大学。听到这一消息,人们无不感慨:“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毕竟很多被拐卖的孩子连户口、身份证都没有,就更别说上学,上大学了。

相信郭刚堂作为父亲也会倍感欣慰,毕竟20多年过去了,作为父母唯一希望的是儿子能过得好。如今心愿达成,郭大哥也该安度晚年了。

俗话说:“孩子是娘的心头肉。”现实生活中,孩子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的多半个生命,一旦孩子丢失,这对父母,对家庭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谁都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在一个家庭中的分量,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好好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

但即使我们每个人在看孩子时都很小心,但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一旦孩子不幸走失或被人贩子抱走,我们第一时间应该想到的是如何能更快地找到孩子。

那么,如何在孩子丢失后,尽快找到孩子呢?

很多丢失孩子的家庭在孩子丢失后只能提供孩子的照片,描述他的穿着,但这只对当时的寻找有用,一旦较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孩子,孩子的外貌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再凭小时候的照片很难找到孩子。

所以,怎样才能留住能标识孩子身份的信息,这成为尽快找到孩子的最佳方法。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尽早为孩子办理身份证。小孩子办理身份证时,要录入孩子的指纹,甚至为了防止小孩子指纹不清晰以及会有些微变化等特点,办证处都会将孩子的10个指纹全部录一遍,而这一操作直接进入公安部门全国联网。一旦孩子丢失,孩子只要在关键时刻用到自己的指纹,就会被公安部门识别并第一时间找到孩子。这比DNA比对更明显更快。

总之,我们在为《失孤》原型郭刚堂找到自己的儿子,且儿子生活很好而高兴的同时,也要积极防范好自己的孩子,做到未雨绸缪,即使不给孩子办理身份证,也要用印泥把自己孩子的指纹尽早复制下来,保存好,这是最简单有效识别孩子身证的一个重要标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