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代码是多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湖州师范学院代码是10347,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湖州师范学院(Huzhou-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简称湖州师院,由湖州市人民政府举办,是一所综合性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助残先进集体,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

学校历史

湖州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16年的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

1958年,为了适应农业建设的需要,当时的吴兴县以中心小学“戴帽子”加办初中班的形式,10天内办起了92所农业中学,导致初中师资需求量剧增。为此,嘉兴地委会同湖州市(县级市)、吴兴县,以湖州师范学校为基础,创办湖州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4月20日,湖州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成立。校址位于原湖郡女中

1960年秋,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省政府批准,湖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嘉兴师范学院,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撤销。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正式改名为“嘉兴师范专科学校”。

1983年,嘉兴地区撤销、湖州市委成立后,学校最终定名为“湖州师范专科学校”。

1995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州师专开始兴建位于城东学士路的新校区。

1999年3月25日,经教育部批复同意,湖州师范学校、湖州教师进修学院并入湖州师范专科学校,组建湖州师范学院。

2000年5月,湖州卫生学校又并入,组建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含求真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其中,正高职称321人,副高职称559人,具有博士学位520人。有外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6人,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领军人才8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设有安定书院/创新创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13个二级学院;8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市级重点学科10个,校级重点学科10个,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综合专业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

省级重点学科:护理学、水生生物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数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水产养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省级重点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物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护理学、生物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1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市重点实验室。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93项。曾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6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8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进步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十一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与湖州市政府共建湖州发展研究院、湖州市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州马克思主义讲习所等,拥有5个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近五年与省内外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承接服务地方项目1000余项,服务企业、服务基层3600余人次。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近40所院校和机构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实施中青年教师海外培养计划和国(境)外校际学生交流项目近30个、每年出国(境)学生数达200人以上。先后招收了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十几个国家的数百名语言和学历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设立“陆增镛教师奖”、“陆增镛励志奖学金”、“赴港交流项目”、“众富基金会赵孟俯奖学金”等多个专项基金。学校是教育部中美合作平台“1+2+1培养计划”单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