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5

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1)首先,是关于专业和院校的选择。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比较喜欢有机化学的,蛮喜欢做有机合成的,甚至有点小兴奋的那种,加上我不太喜欢学分析化学,所以就在各种院校中挑选哪个学校不考分析化学。

一开始选择了上海某211院校,但是在师兄师姐的鼓励下,结合自身因素再三考虑还是选择了985院校大连理工大学,专业课考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

(2)其次,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有机化学专业的报录情况、难度介绍。对于东北地区的考研来说,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难度还可以。

大家的政治英语成绩还是相对高一些的,没有压分的情况,差距不太大的。所以这时候就是拼专业课的时候,专业课好一点的能够拿到比较高一点的成绩。我的英语就不是很好,也是在考研是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但是大连理工大学的线还是相对友好,没有拿单科英语成绩卡人的,基本上都能过线。

(3)最后,前些年大连理工大学的考试科目是可以选择的,比如考有机化学专业,考研科目可以从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中选一门,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中选一门,英语一和政治。

但是2021年开始改革,有机化学专业只能考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只能考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选择性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难度。有机化学招生15人左右,无机招的稍多几个18人,物化及分析10人左右,每年会有些小波动。

复试线的话总体不是很高,往年320—330分的情况都有出现,而且2021年有机专业存在招不满的情况。四大化学虽然分开招生,但是是一起划线,会让分数线相对低一些,对考生是比较有优势的。

有机化学专业是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一起划线,也就是说四个专业的分数线是一样的。这样的话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因为要将就分数低的专业,所以会将总体成绩线降下来。


专业介绍

有机化学硕士点现有指导教师16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1名、讲师1名、博士生导师12名。该硕士点主要从事有机化学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金属有机化学及络合催化、功能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有机合成化学、绿色及环境友好化学与技术、化学生物学、均相催化、药物中间体与精准合成等。

近十年来共出版科技著作及教材二十余部,近五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两百余篇;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1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若干项。


研究方向介绍及考试科目

450 (主校区)化工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方向:

① (全日制)功能分子与人工酶等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② (全日制)绿色及环境友好有机合成化学与技术

③(全日制)医药、农药及精细化学品的合成

④ (全日制)金属有机化学及络合催化

⑤(全日制)化学生物学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或626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或630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④885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三、参考书目

626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部分: 《分析化学》(第一版), 编者:刘志广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第二版),编者:刘志广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基础化学实验》(第三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编者:彭崇慧,冯建章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630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第六版),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孟长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化学实验》(第三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

885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第二版),主编:高占先,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化学实验》(第三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初试复习经验

(1)有机化学:用书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高占先编写,第三版《有机化学》用,《习题指导》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姜文凤高占先编写,第二版。还有一本书是《有机化学学习指导及考研试精解》,大连理工大学出版,姜文凤陈宏博编著。

学习指导主要是根据课本内容总结的习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根据这本书的内容,你可以捕捉到考试的侧重点,比如它对杂环化合物章节的内容涉及就相对较少,对碳正碳负板块的合成题也相对简单些。

个人觉得《考研精解》这本书蛮好的,对应每一张前都有对应的知识总结,而且上面总结的习题也比《学习指导》相对难一些,延伸的广一些。

复习的话,建议根据物质性质去作反应,也就是说要明确反应机理,不要只针对一些记忆技巧。如果有看不懂的机理,建议翻阅《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第四版都可以,那上面的内容给的比较全一些。

建议在10月份之前“细”看过一遍书“细”做过一遍题,等之后要再二刷习题,做真题,专业课的内容要及时做,不要拖到后期跟政治英语抢时间。

(2)无机化学:用书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写。《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无机教研室编写。

习题指导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买新版本的,也就是有选择题的那一版(466页),一定要核实清楚再购买。有一版外表近似却是没有选择题的,考试是有选择题的,不练就很吃亏。

无机化学前几章的计算题一定要好好看,这块在知识点在试卷中占的比重相对会比较大,几乎一章一个大题。元素部分占的比较少,复习的时候主要分配好重难点。

元素部分的内容确实比较难记,可以根据书后每一张结束的树状图记忆知识点,进行知识展开,方便记忆。

请注意化学专业是考两门专业课,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参考书是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的上册。物理化学的参考书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可以给学院化学系老师发邮件会给比较详细的考试范围,书上有一些章节是不考的,老师还会给之前的部分真题。

前期把书好好学一遍,把知识点学会,可以做书上的习题。之后做几套真题或者练习题,了解是怎么出题怎么考这些考点之后,再把书有重点的复习一遍。

之后就是把真题和练习题做几遍,要真正的会自己做题而不是看着答案会做。专业课不算难,好好学分数不会低的,之前也有好多人没考上,都是觉得这个专业好考,太放松了没有好好学。

  有机化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反应都是要通过内在的原理去解释,所以基础一定要打好,不要盲目追求进度。在学习一个新的反应的时候不能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它内在的一个变化规律,最好是能够迅速写出其反应机理。邢其毅的《基础有机化学》内在机理阐述的非常详细,对于有机化学的系统学习非常有帮助。

有机化学的笔记不要机械地抄书,我建议是学过一章内容之后,自己归纳总结出一个思维导图。有机化学前后章节联系的非常密切,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把这些小知识点归纳在一起。

和物理化学一样,有机也是学完就立即把习题全部完成。一轮书本上的学习结束之后,我是用《有机化学考研指津》这本书来进行二轮复习的,二轮结束之后10月份开始写往年真题,真题复习同上。

如果你的基础很差,对于所有学科内容有疑问的,一定要积极地去问老师,千万不要害羞。很多时候和同学探讨或者是一个人纠结都是很浪费时间的,可能结果还有错误,和老师交流一下,可能还会拔高你的层次。

  以上所有考试科目在考研的前一个星期都要进行完整的考研模拟。特别是政治,很多人觉得背诵就可以,不重视笔试模拟的问题,还有答题卡等等细节都要全方位的去模拟一遍,这样也能更好的缓解在考场上的心理紧张问题。


3)英语一:英语单词每一天都要看要背,不然懒时间长了就养成惰性越来越不爱背单词。可以找一个自己用的比较顺手的单词软件,每天早上图书馆门口排队,睡觉前看看,背第一轮生词比较多难度会相对大一些,后期会越背越顺手的。

其次就是英语真题,阅读要做到精读,不要做完就完了要认真写认真分析里面的长难句,分析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句中的翻译应用。留2—3套最近年份的试卷在考试前做,找找语感。建议在十一月之前做完第一轮,不用担心第二遍会不会对之前的答案有记忆,因为肯定会忘的。

从十一月开始就可以看作文了,可看看视频,掌握一下书写技巧,但是在进考场前脑子里还是要有几篇成型的作文,以备不时之需。


(4)思想政治理论:一般都是从暑假开始,我建议看徐涛马原部分的视频课,只有马原部分是需要老师讲解,你去理解内化,其他的部分你需要去背诵,因为就算你听了视频课你也不记得,你只记得徐涛说的段子。

肖秀荣的1000题只做选择题部分,可以反复的刷1000题,还可以总结出你的错题。对于政治的选择题部分,我建议提前背诵知识点。因为去年我只背了肖秀荣的4套卷,大题部分马马虎虎,但选择题部分很多都不会,所以只靠1000题是不够的,必须要背诵知识点。

我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简答题方面最好把那些老师画的知识点全部背诵,去年的经验告诉我反押题是存在的,光靠肖秀荣的四套卷远不够在十月中旬最好是看过一遍书,可以跟着老师的视频去看,轻易不要自己呆呆的看书,一是枯燥有的会看不懂,二是上课老师都结合实际情况会补充一些内容。推荐徐涛老师,觉得他比较有趣。在对应学完一章的内容要做习题,推荐肖大大的《1000题》。

在看完全部知识后二刷一遍,因为当时学完知识点做题肯定效率高一些,学的东西多了,难免会有混淆的内容,这时候相当于一个总结概括的阶段。一轮后各种老师出的《背诵手册》也开始了,可以着手背背。

后期就背肖四肖八,如果觉得有难度,可以在网上看看老师讲解的答题技巧,如何应对不同题目,不要硬背,要有技巧的去背。我由于时间原因,一套肖大大也没背,就是因为前期基础打得很扎实,所以最后成绩也还不错。

后期就背肖四肖八,如果觉得有难度,可以在网上看看老师讲解的答题技巧,如何应对不同题目,不要硬背,要有技巧的去背。我由于时间原因,一套肖大大也没背,就是因为前期基础打得很扎实,所以最后成绩也还不错。


三、复试准备经验

内容有英文自我介绍、PPT展示、抽题进行回答、老师随机提问。因为2021考研是线上复试,所以网好不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要因为网络不好而过度紧张,把你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让他们来解决。

前期好好复习专业知识,问的会比较多一点,如果有自己发过文章最好也展示一下,表现的从容淡定一点就不会很差。


四、最后寄语

最后我想说,考研虽然是个很辛苦的过程,但是希望学弟学妹们坚持下来,因为回过头你会发现身后的风景很美。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