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其他学科算双一流吗?

比如,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除了他的大气科学(一流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在工作应聘等方面,相对于四非院校有没有优势?

第1个回答  2022-06-29
非985、非211大学双非大学一般是指非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即非双一流,又称非双。双非大学是指非985和非211大学。中国大学分为三类,985、211和非211。其中,工科大学112211所,工科大学39985所。例如,北京的211所工科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双非”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是毕业院校既不是国家985项目也不是211项目高校;二、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 )或研究生(硕士或博士)。满足以上三点之一为“双非”。别看双飞大学的招牌比985和211少了一点光彩,其中还有藏龙卧虎。分数超过985和211的大学不在少数。比如: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因为建校晚,没有机会入选985和211,但是分数超高。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因与上述UCAS相同的原因未能入选985和211。此外,还有一些高校,虽然没有赶上985和211的评选,但他们的部分学科被评选为2017年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这些高校虽然是双交会,但并不是四次失败。(非985,非211,非一流建设大学,无一流建设学科),它们是: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数学)、外交学院(政治)、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公安)、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设计学)、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电影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天津: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上海: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中药学)、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江苏: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浙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宁波大学(力学)。河南:河南大学(生物)。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四川: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成都理工大学(地质)、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也有一些大学,1970-1980年代在全国重点大学名列前茅,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不利,现在变成了双废,包括:湖南:湘潭大学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 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沉阳农业大学 河北:燕山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 江苏: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陕西:陕西科技大学 江西:江西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北京: 国际关系学院 广东 : 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第2个回答  2022-03-16
不算,双一流大学现在说的就是哪几个学科是双一流,并不是指的所有学科。但是,该高校是双一流高校。
第3个回答  2022-03-18
来源: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
编辑:双一流高校
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第二轮建设名单没有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中国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要有世界一流的视野和格局。
“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
教育部表示,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为什么公布名单中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

教育部答复是:落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阶段目标,《若干意见》改革任务之一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为稳妥开展自主权扩大的工作,三部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先行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两校深入实施“两校一市”综合改革以来,获得中央及地方巨大的资源政策投入,改革基础好,综合各方评价首轮建设成效突出,两校率先深化改革、早日登顶世界一流能够起到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
放权的主要考虑:一是两校学科建设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强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自行公布建设学科。
值得一提的,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中,北京大学入选学科有41个,清华大学有34个。
根据统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除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外,入选学科数最多的5所大学是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注:非大学排名)。具体如下:
第4个回答  2022-03-13
来源: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
编辑:双一流高校
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第二轮建设名单没有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中国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要有世界一流的视野和格局。
“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
教育部表示,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为什么公布名单中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

教育部答复是:落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阶段目标,《若干意见》改革任务之一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为稳妥开展自主权扩大的工作,三部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先行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两校深入实施“两校一市”综合改革以来,获得中央及地方巨大的资源政策投入,改革基础好,综合各方评价首轮建设成效突出,两校率先深化改革、早日登顶世界一流能够起到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
放权的主要考虑:一是两校学科建设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强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自行公布建设学科。
值得一提的,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中,北京大学入选学科有41个,清华大学有34个。
根据统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除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外,入选学科数最多的5所大学是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注:非大学排名)。具体如下:
第5个回答  2022-03-13
来源: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
编辑:双一流高校
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第二轮建设名单没有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中国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要有世界一流的视野和格局。
“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
教育部表示,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为什么公布名单中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

教育部答复是:落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阶段目标,《若干意见》改革任务之一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为稳妥开展自主权扩大的工作,三部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先行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两校深入实施“两校一市”综合改革以来,获得中央及地方巨大的资源政策投入,改革基础好,综合各方评价首轮建设成效突出,两校率先深化改革、早日登顶世界一流能够起到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
放权的主要考虑:一是两校学科建设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强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自行公布建设学科。
值得一提的,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中,北京大学入选学科有41个,清华大学有34个。
根据统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除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外,入选学科数最多的5所大学是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注:非大学排名)。具体如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