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导向——帮助孩子有步骤地实现目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轻松自我导向行为,也就是说要了解行为发生的前提,行为本身以及行为发生的结果,来分析目标实现不了的原因,然后通过练习掌握自我分析的技能,从而实现最初设定的目标。

怎么操作呢?

我们的行为是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的。而我们常常忽略了不同情境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所以只有意识到特定情景对行为的影响时,我们才能提前做出准备来防止自己不希望看到的行为发生。那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系统的观察并记录下来。

任何改进计划都涉及到新的行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建立新的行为:

第一种,用积极的自我陈述代替消极的自我陈述。 小伟上课时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他发现是因为内心总有一种声音在告诉他:“你回答不上来,老师同学都会嘲笑你的”。经过调整,每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他会,他就对自己说:”你一定可以的,老师同学都会欣赏你的勇气,就算他们没有鼓励我,也是我勇敢迈出了这一步,就已经很好了”。最终,他从不敢举手到积极举手发言,并且老师也给了他充分的肯定。

第二种方法:进行想像预演。

假设孩子明天要在班级进行一次演讲,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着镜子想象自己已经处于演讲的环境中,然后把自己要讲述的东西一遍又一遍复述出来。

研究表明,想象事件及行为能够对真实行为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想象事件及行为能够为我们所控制。

怎么做呢?寻找强化物,就是每次坚持下来后给自己一点奖励。比如:一个孩子想要利用阅读课外书来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和爸妈达成协议,如果阅读一个小时就可以玩20分钟手机。从中可以看出,玩一会儿手机就是孩子晚上进行阅读的强化物。

一直学习,孩子难免会觉得枯燥,但是学习一定时间后,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就能鼓励孩子坚持学习下去,这就是强化的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