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篇一篇解读统编——小学语文统编新课这样教》何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有看过何捷老师的课堂实录,是一个挺好玩的老师,这次看他的书,超多干货。还是非常受益的。

对于学科教学,自己其实很少涉猎专业书籍,在自己舒适区外的阅读总觉艰涩。这一本,无疑给予了友好的微笑,读起来不吃力,结合自己所任教年级,很有收获,也触发了对于自身课堂的思考。

我买的是一二年级卷,该册书分成了二个板块:一、教学解读;二、教学实录。理论指导实践,可操作性很强。从识字、朗读指导、口语交际、阅读教学到写话,一系列低段一线教师关心的话题,提供了客观的研究和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

新教材识字优先的转变,解读了背后的真相;常被挤压的口语交际课时,指出了其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也对口语交际教学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预设的处理方案;对于新栏目“和大人一起读”探讨了新的做法……

作为教研员,可以说,是非常关怀一线教师的困惑了。

【尝试梳理】

一、口语交际

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密钥在于“低要求,重乐趣,勤练习”。低要求,容易参与。重乐趣,自觉主动参与。勤练习,参与后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升。

口语交际以“听”“说”为基本练习元素,更注重在三个层面的延展和融合,使教学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帮助其面向生活,应对生活。其一,重情境。其二,重情趣。其三,重交互。非常重要的一点,让话语信息在交往的各方中“走来回”,形成信息流,反复传导、沟通。

教师要有农人的情怀,不要盯着结果不放,不可过分追求“非得说个所以然”。经历过程,是教与学双方最大的共享价值。其次,教师要勇于师范,模仿是学习的有效方式。

二、教读

对课型要有新的把握,精读改变成教读,我们应当更加注重阅读方法的教授。教是为了不教。这里明白了当时教《红楼春趣》时,胡老师指出的问题,我还走在精读课文的路子上。

三、朗读

低段特别强调了分角色朗读,要特别关注讲故事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旁白,应当注意到其重要性。此外,对于分角色朗读提供了五字诀:1、放,自由读,熟悉课文。2、理,梳理课文,提取要素。3、学,学说故事,模仿录音或老师范读。4、教,针对性指导朗读。5、练,结伴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也同样体现着教读。

四、给二年级教师的建议

1、课堂应当书声琅琅。2、课堂应该分享智慧。3、课堂应当读写齐步走。

五、老课新教

其一,不念过往,发挥教材和教学的创新性。

其二,发现差异,是教师必备的能力。

其三,了解学情,让变化随时发生。

其四,尝试创新,是教师自我研修的方向。

【摘录金句】

【写在最后】

当我开始正视自己所处的年段,摆正心态,去拜读优秀老师的书,发现其实智慧无处不在,低段的课堂同样可以有趣、有意义、有思维含量。借此,告诫自己,课堂一定要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