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小吏VS当年明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两人写作的风格类似,有趣、有料,有广度、有深度。讲历史的过程中,穿插着对人性的分析,客观中加入自己的价值观论述。都很好看。也都是先在网络上公开发表然后成书出版。

只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几乎可以说是戏说+细说历史的始祖,到了渤海小吏的《舍不得读完的中国史》,市面上已经类似的书籍已经满大街都是了,如果不是因为微博上一个大V的推荐,估计我是不会去关注这本书的。

两套书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除了历史背景不同,最大的不同点是——《明》的主线是“事儿”,以时间为轴去叙事。《舍》的主线是战争,围绕历史上那些关键的战争去解读历史。

当然,《舍》一书用战争做主线,除了作者有意为之,其实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素。

在春秋战国时代,合纵连横不停,五霸七雄纷争,到最后由秦国完成统一大业,战争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明》显然不一样,除了建国过程、永乐靖难和明末闯王之乱和清军入关,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里,明朝治下属地的战争并不多。

《舍》详细描述了秦国的两场战争:司马错伐蜀和长平之战。司马错伐蜀,为秦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根基,长平之战则为秦的一统天下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起因是巴蜀之地三大势力纷争,和秦接壤的老三请秦国出兵,希望帮忙一起干掉老大蜀国。

书中从时机、蜀地情势、国际环境、发展潜力几个方面阐述了司马错伐蜀的重要意义。

时机:蜀地老三和秦接壤,此时主动请秦出兵,秦兵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通过蜀道天险。

蜀地情势:蜀地三大势力,由于山川险阻,一直依赖天险的保护,军事斗争经验少,秦兵入蜀,简直就是牛刀杀鸡。

国际环境:中原地带,战国纷争,无暇顾及西南边陲,完全可以悄悄咪咪地把巴蜀之地给收了。

发展潜力:汉中盆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水利丰沛,秦国国力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增长;同时,汉江和长江的上游优势,则让秦国可以实施浮江攻楚的低成本战略。

这是仅次于商鞅变法的第二个战略决策。

长平之战有两个为世人所熟知的成语,白起的“杀降不祥”和赵恬的“纸上谈兵”。然而,战争伊始,两人并不是双方的主将。战争中途换将,是因为赵国扛不住了。

战争,任何时候打的都是基础国力。

长平之战已经是战国末期,赵国硬扛秦国,已属不易,然而,终究还是扛不住持久战。

开战之后,双方试探几个回合,发现都吃不下对方,随后进入了僵持。

然而,双方各有40万军队在长平僵持,后勤供应链、量都很大。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前线的一份口粮几乎需要后勤的二十分口粮供应。军队加上庞大的后勤队伍,占据了很大部分的劳动人口,僵持之下,谁的国库充盈,谁的劳动人口更多谁就能稳得住阵脚。

终于,赵国坐不住了,召回了只守不攻的廉颇,换上了赵恬。秦国闻信,即刻秘密换上“战神”白起,并严令,泄露机密者斩。赵恬最终输给战国第一战神白起,其实没什么可遗憾的。说赵恬只会“纸上谈兵”,实在显得有失偏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