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求——八年级走进文言文29还有34单元的翻译+答案。

O(∩_∩)O要翻译,还要答案哦,谢谢了亲。好的追加悬赏——~\(≧▽≦)/~

第1个回答  2012-09-13
【【【【第第第第二九二九二九二九单元单元单元单元】】】】 创业与守成 【原文】上①问侍臣②:“创业与守成孰(谁、哪个)难?”房玄龄③曰:“草昧之初④,与群雄并(一起)起,角力而后臣之(使之称臣,使对方屈服),创业难矣!”魏徵⑤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难艰,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⑥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徵与吾共安天下(使天下安,即“使天下安定”),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②侍臣:周围亲近的大臣。 ③房玄龄:时任宰相。 ④草昧之初:指开创基业之时。 ⑤魏徵:时任谏议大夫。 ⑥出:经历。 【译文】 唐太宗问亲近的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说:“创业之初,跟各路英雄同时兴起,经过武力较量然后使他们臣服,创业难啊!”魏徵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从艰难中(获得天下),而在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难啊!”唐太宗说:“玄龄跟我一起夺得天下,经过百死一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徵跟我一起使天下安定,常担心由于富贵而产生骄傲奢侈,从轻忽中产生祸乱,所以知道守成的艰难。然而艰难的创业已经过去了,艰难的守成正应该与各位慎重对待。” 1唐太宗吞蝗 【原文】贞观①二年,京师(国都)旱,蝗虫大作(起)。太宗入苑 ②视禾,见蝗虫,掇(duō,拾取)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这)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我)一人。尔其(如果)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规劝)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jì,希望)移灾朕躬,何疾之避(何避疾)!”遂吞之。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年号。 ②苑(yuàn):古代帝王游乐的园林,也有百姓在其中种植。 【译文】唐贞观二年,京城干旱,蝗虫大肆兴起。唐太宗到园林察看禾苗,看到蝗虫,抓取了几枚,骂(蝗虫)道:“百姓凭稻谷活命,而你们把它们吃掉,这对百姓是危害。百姓有(什么)过错,在我一个人(身上)。你们如果有灵性,只应啃咬我的心,不要危害百姓。”(太宗)将要吞下蝗虫,身边的随从的人急忙规劝道:“恐怕会酿成疾病,不能(吃)!”唐太宗说:“(我)所希望的是把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为什么躲避疾病呢!”于是将蝗虫吞了下去。 2刘宠任会稽守 【原文】刘宠任会稽①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②。朝廷征③为将作大匠④。山阴县有五六叟(老人),自若耶⑤谷间出,人赍⑥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 ⑦,未尝识朝政。他守(别的)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有时)狗吠竟(终)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⑧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遇到)圣明,故相扶而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同“捧”)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⑨受之。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 ②大治:很太平。 ③征:征召。 ④将作大匠:官职名称;主管土木工程。 ⑤若耶:山名。 ⑥赍(jī):带着。 ⑦鄙人:见识少的人。 ⑧明府:对太守的敬称。 ⑨一钱:一个铜钱。 【译文】 刘宠担任会稽太守,废除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禁止非法的勾当,郡中很太平。朝廷征召他任主管土木工程的官职。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从若耶山中出来,每个人带着一百钱用来送给刘宠,说:“(我们)是山谷里的见识少的人,不曾知晓朝廷政事。别的人任太守时,官吏在百姓中间勒索,(从早)到晚不停,有时狗叫一整夜,老百姓不得安宁。自从太守您来了,狗在夜里也不叫了,百姓也看不到(勒索的)官吏了。年老时遇到贤圣(的官员),所以我们舍不得您(离开)而(来)送行。”刘宠说:“我的政绩怎么能达到你们所说的呢!父老乡亲们辛苦了!”老人将钱捧着送给(刘宠),刘宠不能推辞,于是从(每个人那里)各选了一个铜钱收下。 3青文胜为民请命 【原文】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仕(做官)为龙阳②典史 ③。龙阳濒(靠近)洞庭 ④,岁罹(lí,受,遭逢,遭遇)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慷慨地)诣(前往)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⑧。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准备了)疏,击登闻鼓⑨以进,遂自经(jīng,上吊)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同情)其为民杀身,诏宽⑩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11)。邑(县)人建祠祀(祭祀)之。 【注释】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指洞庭湖。 ⑤逋赋:拖欠赋税。 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此指宫门外。 ⑦疏:给皇帝的奏章。 ⑧不报:不答复。 ⑨登闻鼓: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意见或诉说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大鼓,臣民可击鼓上诉。 ⑩诏宽:皇帝下令宽贷。 (11)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译文】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官任龙阳县令的属官。龙阳濒临洞庭湖,每年遭遇水灾,拖欠赋税几十万,受鞭挞刑罚而死的人接连不断。青文胜慷慨地前往宫门外呈给皇帝奏章,替老百姓请求活下去,一再上书,(皇帝)都不答复。(青文胜)叹息说:“(我)有什么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他)再一次准备了奏章,敲击登闻鼓进谏,就自己上吊在登闻鼓下。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惊讶,怜悯他为了百姓而丧生,下令赦免龙阳赋税二万四千多石。县里人建立了祠堂祭祀青文胜。 4周公安民 【原文】周武王克(战胜)殷①,召邵公而问:“殷之士众,奈何治之?”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使之活)。”武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②入。武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耕种田地)其田,无更(改变)旧新,唯仁是亲。”武王曰:“善(好,对)哉!”乃从(听从)周公之言。 【注释】①殷:殷朝,即商朝。②周公:即姬旦,周武王的弟弟。 【译文】周武王战胜了商朝,召见绍公问:“商朝的士大夫和百姓,怎么处置他们?”邵公回答说:“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武王说:“不行。”邵公退出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认为)对他们怎么办?” 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在自己居住的住所,耕种自己的田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只亲近仁义的人。”武王说:“对啊!”于是听从了周公的话。 5 纥 干 狐 尾 【原文】并州①纥(hé)干者,好戏剧②。邑(县,当地)传言有狐魅 ③,人心惶(恐慌)。一日,纥干得一狐尾,缀(zhuì,用线缝)于衣后,至妻旁,侧坐露之。其妻疑为(是)狐魅,遂持斧欲斫④之。纥干亟云:“吾非魅。”妻不信。走(奔跑),至邻家,邻家又以刀杖逐之。纥(hé)干叩头谢(道歉):“我纥干也,第(只)戏剧耳,何意(没有想到)专杀我?” 【注释】①并州:古州名。②戏剧:开玩笑。 ③狐魅:狐狸装鬼。 ④斫(zhuó):砍。 【译文】并州有个纥干的人,喜欢开玩笑。当地传说有狐狸装鬼,人们的心里恐慌。一天,纥干得到一条狐狸尾巴,(把它)用线缝在了衣服后面。到妻子身旁,(他)斜着(身子)坐露出了狐狸尾巴。妻子怀疑是狐狸装扮的鬼,于是拿起斧头想要砍他。纥干急忙说:“我不是鬼魅!”妻子不相信。奔跑(出去),到邻居家,邻居家的人又用刀、棍棒追逐他。纥干叩头道歉说:“我是纥干,只是在开玩笑罢了,没有想到(你们)专门追杀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