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异常,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1-14
优质回答
  1. 所谓T波低平就是直立T波低于0.2 mV,或低于同导联R波之 1/10。T波低平代表心室激动过程的程序显著异常,或是心肌功能的改变。T波低平还可能是由于肥厚的左心室心肌发生相对缺血所致。当然T波的振幅与方向除了在心脏病时常有改变外,也常常受内分泌、代谢以及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例如在精神受到刺激后,T波可以暂时由直立变为平坦,甚至倒置。T波低平不排除心脏有病理征象,但T波低平也受内分泌、代谢、植物神经活动和精神刺激的影响。如有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
  2. 大致正常心电图是指有部分测量值不在标准限值内,但¡相差甚微。即某些测量值左右临界,但仍可视为正常;如果下次检查心电图时,本次的结果有对照意义。
  3. 大致正常心电图通过英文提示为:①、T波非特异性变异(Nonspecific T wave abnormality)②、出现左心室肥大的最小电压值(Minimal voltage criteria for LVH(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可能是正常范围的变异(may normal variant);大致正常心电图通过英文提示为:左心室略有肥大合并异常复极(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with repolarization abnormality)。
  4. 陈旧性下壁及后壁心肌梗塞后的生活原则是避免从事重体力活动,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生活过于不规律,并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在整个恢复期都需要经常接受医师的督促与指导;T波的振幅与方向除了在心脏病时常有改变外,也常常受内分泌、代谢以及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如在精神受刺激时,T波可以暂时由直立变得平坦,甚至倒置。在一般情况下,T波在R波较高的导联中不应低于该导联R波的 1/10;正常的T波形态多为钝圆,前枝长,后枝短;T aVR 倒置;TⅠ、Ⅲ 、V 4~6 直立;直立的T波应大于同导联R波的1/10,但T V1 ≤ 0.4 mV,T V2~4 ≤ 1.5 mV。凡与此有异者为T波改变;
  5. 低电压就是6个肢体导联中,每个导联的Q、R、S波其绝对值均低于0.5 mV 。如果其中5个导联电压绝对值均低于0.5 mV,而另外一个导联为0.5 mV – 0.9 mV,则称为低电压倾向。低电压的出现提示有心肌病症或全身肥胖等症.。

  引起T波、ST-T段改变的原因很多,需结合有关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做出诊断。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A、有冠心病家族史;B、高胆固醇血症;C、高血压;D、糖尿病;E、吸烟;F、肥胖)近期出现上述心电图改变,有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若有典型症状或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可明确诊断,进行治疗。可疑者需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者,偶见于正常人。应注意复查心电图,有症状及时专科诊治。
  房室传导阻滞是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正常人群中的检出率约为2%~5%,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约占20%~30%。它是心脏传导阻滞中最常见,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应注意复查心电图,有症状及时专科诊治。
  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率较快时,P-R间期相应地缩短;反之,心率较慢时,则P-R间期相应地延长。健康人当心率在50-60次/分钟时,P-R间期亦可延长。必要时应作动态的追随观察,以决定其是否为病理变化。
  心脏早搏可建议:无心脏病背景者,多为生理性原因,可半年复查;如频发早搏,请及时就医;有心脏病者伴有早搏,建议专科治疗。
  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有症状请专科就诊。

  ◆ 心肌缺血时除可出现T波的改变外,还可出现ST段的改变。

  (一)典型心绞痛,心电图出现一时性的ST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二)变异性心绞痛,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而常伴有高耸的T波。

  (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与典型心绞痛相似,一般变化较轻。

  (四)判断运动试验的阳性结果时,心电图出现缺血型ST段下移的意义,较T波改变的意义更为重要。

  (五)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情况时出现的ST-T改变,是由于心肌除极时间延长,与心肌已开始进行的复极时间相重叠所致,通常称为继发性ST-T改变。

  但是,心电图ST段和T波的变化综合体现心脏电活动的复极过程,凡是影响心脏复极的因素都可以导致心电图出现ST段和T波的变化,可以说ST段和T波的变化可以见于任何一种心脏疾病。如高血压心脏损害、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脏传导阻滞等。

  除心脏疾病以外,其他非心脏因素也可以导致心电图出现ST段和T波的变化,这些情况可能见于:

  (一)肺栓塞

  (二)如脑血管意外:可以出现ST段抬高

  (三)腹部疾病:如胆囊或者胰腺疾病

  (四)早期复极综合征

  (五)血电介质紊乱:血钾、钠、钙的变化

  (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神经官能症

  专家提醒:如果病人心电图出现ST段或者T波的变化,应该特别留意是持续性变化还是动态(一过性)变化,如果持续存在多数不是心肌缺血或者冠心病所致;如果ST段(T波)变化与胸痛相关,那么极有可能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

  如果胸痛与失眠、精神压力(疲劳)、生气(不愉快)有过,活动后胸痛反而减轻,心电图ST段(T波)变化在心得安试验后消失,那么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可能性大,但应注意冠心病病人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于高度可疑或者高危病人,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太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