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准能集团:矿区生态修复案例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报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1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举办视频会议,正式发布了新自然经济系列报告。其中,国能准能集团矿区生态修复的实践做法入选《中国迈向自然受益型经济的机遇》洞察报告案例。

报告在“开展自然受益型矿产资源开采”章节中,列举了“矿区生态修复结合光伏发电等多重利用土地的新方式”案例。案例重点介绍了准能集团在矿区水土保持、绿色开采、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尤其指出“准能集团首先创新了集成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体系、实施了矿区水土保持工程,以期实现绿色采矿、开垦和恢复的目标,同时协调发展现代农业、畜牧业和矿业。”并阐述了准能集团开展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生态治理专项研究的措施和成果。

准格尔矿区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原生态脆弱,经济结构单一,水资源匮乏,植被稀疏。自建矿以来,准能集团根据矿区地质特征,运用露天采矿工艺,创新形成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体系、生态重构技术体系、标准化作业流程,坚持“两边走、四同步”(边开采、边复垦,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做到了“黄土封绿、立体造绿、择空补绿”,将排弃地复垦全覆盖、无死角,实现“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组”。同时,将工业文化、生态文化与 旅游 功能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生态+光伏、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林果、生态+ 旅游 、生态+棕地利用”等多元产业, 探索 “造绿储金、点绿成金、守绿换金、添绿增金、以绿探金”多种“两山”转换路径,GEP稳步提升,矿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增加至27.31亿元,破解了在黄土高原半干旱荒漠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世界性难题。

截至2021年底,准能集团复垦总面积5万余亩,累计投入土地复垦资金16.72亿元,治理率100%,植被盖度由25%提高至80%,水土流失控制率80%以上,生态系统实现正向演替、良性循环。如今的矿区山清水秀、景美物丰,已成为百鸟的天堂、动物的乐园,被评为“中国最美矿山”、获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获批“准格尔国家矿山公园”;“准格尔特大型露天矿区绿色开采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科技 进步一等奖、“准能集团生态减损型采排复一体化理论与技术科研项目”获国家能源集团 科技 进步一等奖。

同时,准能集团主动承担央企的政治责任和 社会 责任,以矿区绿色生态经济产业为支撑,不断 探索 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方法、新机制,实现与当地政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与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联合成立矿区生态公司,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园,培育了“政府+准能集团+矿区生态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准能集团+国家矿山公园+准旗文旅集团”文旅联合体,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带动准旗农户1000多人脱贫致富,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 效益、生态效益齐头并进。

报告还指出,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截至2020年底中国煤矿区的平均回采率为83%。而准能集团两个露天煤矿的平均回采率已达98%以上,实现绿色高效开采,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

据介绍,新自然经济系列报告是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发布的重要系列报告之一。报告显示,通过在三个关键 社会 经济系统(食物、土地和海洋利用;基础设施和建成环境;能源和开采)采纳新的商业实践,可创造重要的商业机会。三个系统相互关联,可释放出尚未被挖掘的经济潜力。报告选取十余个中国案例以彰显不同行业益于自然的良好实践,包括准能集团矿区修复结合光伏发电等多重利用土地的案例,以展示在中国这三个 社会 经济系统取得的进展,通过案例研究为加速转型提出建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