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成果生成方式让你快速成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读书笔记: 《永澄:每个人都可以快速上手的最小成长策略是什么?》

#观察永澄50天-48天#

本文为理念篇,主要阐述了产出成果的价值原理和具体方法。是系统思维和抓手思维的集中体现。

思考-从价值问题切入。 在面对任何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要以价值为切入点。每个人都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价值问题,比如说如何更好地积累价值、如何更高效地交换价值、如何更好地将价值变现等。这是所有问题的本质。价值 = 无差别的时间 * 有差别的行为。每份单位时间的长度是相同的,导致价值不同的原因是行为。在单一参照系、宏观低速的状态下,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我们将时间用来浪费、消耗、生产和投资,由于选择不同,最终的价值必然不同。

绩效-从产生成果开始。 如果想要提升自身价值量,那就要降低浪费、结构化地调整消耗以及提高生产和投资的绩效。根据理财的观念:“储蓄不能让自己变得富有、浪费的钱不能再回来”,符合二八定律的调整方式,就是更多地考虑用于“生产和投资”时间的绩效提升。绩效和成果是挂钩的。那么,从最小入手,就从产生成果开始做起。

成果-用三种方式生成。 即3K法:K1是项目管理可交付成果、K2是项目成果、K3是成果生成方法。在管理学中,对这些都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比如说项目管理中有76种可交付的成果;项目成果要和目的相关,使用PORT模型思考;成果生成方法要和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体系相结合等等。掌握这三种成果的生成方式,就是成长的最小行动,围绕着成果生产,就是最小突破口,持续做下去,就可以继续拼接:项目化、学习目标、情绪&问题处理、知识管理、目标管理、任务管理……

联系个人成长,老师介绍的此方法,自己多年也在应用。只是自己慢慢总结的一些方法,没有全面运用PORT和反思复盘的方法,没有成果化、作品化、关联化,只是当类似任务下次开始时,对照着重新思考执行,耗费的时间虽少,但没达到最优的时间绩效。跟随老师学习以后,已经应用port和反思复盘,但多用于相对较大、周期较长的项目任务,不易掌控,今天学习后,应以3天或一周时间的项目任务进行刻意练习,以便更好掌握这个最小行动的高效成长方法。

Q:“如果你给自己定一个3天内可以完成的任务,提前思考它的成果并推进完成,你会选择什么任务?你会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并向我反馈么?

A:离观察50天实验还有3天时间,这3天要完成观察实验的总结,力争产生的成果为:总结文章、50天文章分类表、50天问题分类表、整合分类的问题解答报告、50天文章思路分析,将记录实践过程并反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