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部分节选翻译。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 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 ,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 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第1个回答  2012-08-18
建兴六年春,丞相扬言取斜谷道,攻眉县,派赵云和邓芝作疑军,为了迷惑对方,占据箕谷,魏国大将曹真率军前来抵挡。丞相亲率各路大军攻打祁山,蜀汉军队整齐,赏罚严格,号令严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离魏国相应丞相,震动了关中地区,魏明帝亲自西行,镇守长安,命大将张郃抗击诸葛亮,丞相派马谡为前锋,在街亭与张郃交战。马谡擅自违背了丞相的作战部署,在行动中犯了错误,被张郃大败。丞相迁西县一千多户居民,退守汉中,杀了马谡向大家承认错误。丞相上奏后主说:”我才能低劣,担任了不能胜任的重要职务,亲自掌令旗,带兵出征,来激励三军将士,没能训示法规,严明军纪,面临大事而没能谨慎考虑,以致出现在街亭违背军令的错误,在箕谷戒备不严的过失,都是因为我用人不当,我应当承担全部责任。我不能知人善用,处理事务又有许多失误的地方;根据《春秋》之义战败要责罚主帅,我应当受到这种责罚。请允许我降职三级,来惩罚我的过失。”因此将诸葛亮降至右将军,代理丞相,所管职务跟先前一样。
冬季,丞相发病散关,围攻陈仓,魏国将领曹真迎击,丞相因军中粮草用尽而不得不撤兵。魏国将领王双率骑兵追击,丞相与他交战,击败魏军,斩杀王双。
建兴七年。丞相遣陈式率兵进攻武都,阴平。雍州刺史郭淮率兵进攻陈式,诸葛亮亲率大军到建威,魏将郭淮率兵撤回,丞相平定武都,阴平。后主刘禅给丞相下达诏书说:“街亭一战,马谡造成失误,而您引咎自责,深深地贬低并压抑自己,我不好违背您的意愿,就听从了您的意见,您降职到现在的位置。去年您挥师讨伐,斩杀王双;今年您再次出师,逼走郭淮;收降,安抚了氐人,羌人,收复并振兴武都,阴平二郡,威风震慑了奸恶之徒,功勋显著。眼下国家尚不安宁,元凶还没有铲除,您身负重任,主持国事,要是您长期地自责贬低自己,就不能将先帝的伟业发扬光大。现在恢复您丞相职务,请不要推辞。”
建兴九年,丞相再次出师,兵发祁山,用先前发明的木牛运输军需物资,军中粮草用尽而不得不撤兵,这次与魏军交战,魏国大将张郃中流箭而死。
建兴十二年春,丞相再次率军出征,从斜谷出发,用流马运输军需物资,占据了武功县的五丈原,与魏国宣王司马懿在渭水的南面对峙。丞相担心军粮供应不足,致使自己统一全国的抱负不能实现,因此分派部分士兵在驻地周围开荒种田,要建立一个长期的驻军基地。种地的士兵与渭水沿岸的居民混杂在一起,百姓安居乐业,从来没有受到骚扰,屯田的士兵也从来没有从百姓那里获私立。两军对垒一百多天。同年八月,丞相身染重病,死在军中,时年五十四。等蜀汉军撤走,司马宣王巡视蜀汉军营垒,惊叹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打了这么多,该给分吧,还有那还有个翻译成英文的,搞笑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19
建兴六年(西元228年)春天,诸葛亮发出消息说要从斜谷道去攻打郿县赵云,邓芝故作疑兵,占据箕谷.魏国大将军曹真率所有的兵力来对抗,诸葛亮亲身率领各路军队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而号令明白.南安,天水,安定三个郡都背叛魏国而响应诸葛亮,关中大为震惊.魏明帝西迁坐镇长安,命令张郃抵抗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督率各军前进,和张郃在街亮大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约束规定,举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亮攻陷西县千家,率军回到汉中.诸葛亮斩杀马谡以谢三军.上奏疏说:
「臣凭著微弱的才能,窃居著不该占据的高位,亲率军队掌握斧钺大权,总是严格地训练三军.但是因为不能宣扬军令,训明法度,临事小心谨慎,以至於有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作战失败的过错,以及箕谷警戒不严的失误.所有的错都在我个人授人任官不当而告成的.臣的见识不能了解人才的好坏,考虑事情大多不够聪明,《春秋》经书记载,军队战败该督责的是主帅,臣下的职位正当受此罪责.我自请贬职三等,来督责我的罪过.」
刘後主於是就贬诸葛亮为右将军兼摄丞相的事情,所总领的职务和从前一样.建兴六年(西元228年)冬天,诸葛亮又从散关出兵,围攻陈仓.曹真来抵抗他.诸葛亮因为粮食用完而班师回去.魏国将军王双率领骑兵来追打诸葛亮,诸葛亮与他作战,打败魏军,斩杀王双.建兴七年(西元229年),诸葛亮派遣陈式攻打武都,阴平二郡.魏国雍州刺史郭淮率军想去攻打陈式.诸葛亮自己出军,到达建威,郭淮退回,於是平定了武都,阴平二郡.刘後主下诏书说:
「街亭战败,全是马谡的罪过,而先生你引咎自责,深深地贬损自己,当时朕很难违逆你的心意,所以就勉强地听从了你的意见.前年你宣耀军威,斩杀了魏将王双.今年你再度北征,使得魏将郭淮逃走.你降服了氏,羌蛮族,收复了两郡.威势震动了凶暴的敌人,功勋显扬於天下.如今天下骚扰动汤,首恶尚未斩首示众,你承受著国家的大任,担当著国家的重责,却久久地贬损自己,这并不是表扬大功勋的办法呀!现在恢复你丞相的职位,你就不要推辞了!」
建兴九年(西元231年),诸葛亮再度往祁山出兵,用木牛运送军粮,粮食用尽了後,就班师回返,和魏将张郃交战,诸葛亮射死张郃.
建兴十二年(西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带领所有军队从斜谷出发,用流马运送军粮,占据在武功五丈原,和司马宣王(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诸葛亮常常忧虑粮食接济不上,让自己的壮志无法伸展,於是就命令士兵分别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耕田的士兵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间,而百姓都安居乐业,军队不曾侵扰百姓.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生重病,死在军中,享年五十四岁.等到蜀军撤退以後司马宣王(懿)去巡察诸葛亮所设的军营堡垒的处所,不禁说道:「诸葛亮真是一名天下奇才啊!」
楼主我的回答更加完善啊!
第3个回答  2012-08-25
q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