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先画装配图还是零件图?

如题所述

要看是设计还是测绘,是复杂件还是简单件。
1、通常设计是先出方案图、再细化到装配图,然后分解到零件图。
2、而测绘则不然,大多是先出零件图,然后再边调整零件图、边出装配图。
3、对于简单件来说,谁先谁后都一样,有时候甚至可以不出零件图。
4、设计中,装配图与零件图绘制没有很明确限定的、必须遵守的先后顺序,很多是穿插、交替进行的。比如一对伞齿轮传动设计,要先画装配图的话,只能是确定位置、方案。然后再按照方案去计算、绘制零件图,最后再反过来完善装配图。
如何
看懂装配图分离零件?
看懂装配图,弄清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及功用,在此基础上将所要拆画的零件从装配线图中分离出来。现以图1钻模中的模板6为例,说明分离零件的方法:
1、利用序号指引线
看看左视图,从序号6的指引线起端圆点,可代到模板的位置
和大致轮廓范围,从而知道它仅次于钻模上方。
2、
用投影关系和形体分析法
看左视图联系主、俯视图,对投影,用形体分析法可知,模板为前部长方体,后部为圆形体,呈前低年高形状,并可知其上各孔的位置。
3、
用剖面线、规定画法和配合代号
看左视图联系俯、主视图和剖视图“B—B”可知:
(1)模板与衬碱度7、V型压铁5这两个相邻剖面线方向、间隔不同,且接触面画一条线,很容易区分出来。模板衬碱度7注有配合代号
,则模板此处庆为一
光孔。
(2)模板的相邻件螺钉9、斜齿杆10、引导栏13由于受纵向剖切没画剖面线。模板与螺钉9以螺纹连接,可知模板此处为一M6螺纹通孔。
(3)模板与伴齿杆10连接处下压斜齿杆轴肩,上有螺母、垫圈紧固。斜齿杆与模板光孔处不接触画两人条线,可知模板此处为直径稍大于杆直径或上部螺纹大径的炮孔。
(4)模板与引导柱13上部连接处下压引导柱轴肩,孔轴配合处接触器画一条线,注有配合代号φ
,可知模板此处为一φ15H7光孔。两引导
柱孔中心距为52±0.01。
4、利用表达上的特点
(1)看俯视图联系主、左视图阀到A—A和D—D剖切位置
,知主视图(剖视图:A—A)和左视图(剖视图D—D)都没有剖到两个螺钉21,故主、左视图中未示出。
(2)但从这一表达特点和螺钉连接的特点,可以判定模与V型压铁5的结构,V型压铁上是两个下方不透的螺孔,因两沉头螺钉21均为M6×16,可知螺孔深庆大于16,而模板此处应为两个直径稍大于螺钉M6的通孔。
综合上述阅读方法和分析过程,便可完整地想象出模板的轮廓形状和它的7逐步形成孔的结构及其相对而言位置,从而将模板的视图从装配线图中分离出来,如图所示。同样可将其他零件从装配线图中分离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当然是先画装配图,然后再画零件图。画装配图时,就可以确定各个零件的大小,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然后再把装配图中的零件复制出来,再画成一个个的零件图,这样就不至于到最后组装不到一块去。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17
那要看是设计还是测绘,是复杂件还是简单件。
通常设计是先出方案图、再细化到装配图,然后分解到零件图。
而测绘则不然,大多是先出零件图,然后再边调整零件图、边出装配图。
对于简单件来说,谁先谁后都一样,有时候甚至可以不出零件图。
设计中,装配图与零件图绘制没有很明确限定的、必须遵守的先后顺序,很多是穿插、交替进行的。比如一对伞齿轮传动设计,要先画装配图的话,只能是确定位置、方案。然后再按照方案去计算、绘制零件图,最后再反过来完善装配图。
第3个回答  2018-06-28
先有装配图还是零件图这个提问涉及一个设计的思路,有时是先有装配图再有零件图;有时则是先有零件图后有装配图。
先有装配图再有零件图是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即先有整体的概念,然后从整体拆分细节,这种情况适合于大部分的设计情景。
先有零件图后有装配图则是逆向的设计思路,即先有核心零部件,再设计整体,这个适合于局部的设计情景。
第4个回答  2012-08-17
我们都是先花零件图,后画装配图做示意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