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1
《义勇军进行曲》最初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34年秋季,田汉为该片创作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不幸的是,歌词完成后不久,田汉因国民党当局的逮捕而入狱。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并从监狱中带来了田汉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写下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当时,聂耳正计划前往日本避难,在得知电影《风云儿女》需要一首主题歌后,他主动请缨为歌曲作曲,并承诺到日本后尽快寄回作品。聂耳在收到歌词后迅速完成了曲谱的初稿。1935年4月18日,聂耳抵达日本东京,完成了曲谱的定稿,并于当月底将定稿寄回上海电通影片公司。为了使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孙师毅商议后对歌词进行了三处修改,最终完成了这首歌曲的创作。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具有创新性的歌曲,聂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首歌曲的创作中。他成功地将田汉的诗意歌词转化为生动、有力且口语化的音乐,同时在旋律创作上融合了国际革命歌曲的风格和西欧进行曲的特点,并赋予了作品鲜明的民族特色,使其易于为广大群众接受,并发挥其战斗作用。歌曲以六小节的进行曲式前奏开场,节奏坚定、旋律明亮雄伟,特别是三连音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气氛。尽管前奏短小,但它为整首歌曲的情感和旋律发展奠定了基础。歌曲的进行主题贯穿全曲,并在结尾处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的感觉。聂耳根据歌词的句法特点,将歌曲处理为六个长度不一的乐句构成的自由体结构,尽管每个乐句的旋律和结构各异,但它们之间衔接紧密、自然流畅,整体上起伏跌宕、一体成型。歌词的第一、二句具有号召性,聂耳将这两句的旋律处理为“5—1—3—5”的上行趋势,特别是节奏的安排,采用后半拍起句,增强了紧迫感。歌曲从第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且具有推动力。歌词的第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整首歌词中最为关键的警示之句。聂耳在这里不仅使用了全曲中的最高音和最强音,而且创造性地在“中华民族到了”之后让音乐突然休止半拍,从而强调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通过其激昂向上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刻愤慨和反抗精神,展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面前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