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句解第七十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有德篇第十二

【原文】:

“有德者必有言”,“能为有”也;“志于仁而无恶”,“能为无”也。

【译文】:

有道德的人能够说出对国家和人民有帮助的话,这是他能施展自己的作为,在做能够利益国家和人民的事(这样施展的作为便能使民众得到利益);有志于实现仁德并且没有恶劣的作为,这是一个人能够主动地避免作恶事的表现(只有去除恶心才能真正有仁爱的作为)。

【原文】:

行修言道,则当为人取,不务徇物强施以引取乎人,故往教妄说,皆取人之弊也。

【译文】:

行为有修养,言语合乎中正之道,应该被人们相互取用学习(这是合乎道义的言行),但是不考虑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勉强的要求人们实行仁爱之举,这都是以前先生们的一面之词,他们只是采取了有弊端的一面来推行(只有自己首先做到了,才能用身教让人人都践行受用,不是片面的说教)。

【原文】: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志正深远,不务硜硜信其小者。

【译文】:

言语不必过于坚守信誉,行为也不必一定要固守一种结果,只要自己有着正固的理想,并做好了长途为理想跋涉的准备,那么就不必在细微琐事上用心信守道义太多(因为天道运行规律本也是自然,平常,因此不必让心承担太多,只要用心去做了,就会有收获)。

【原文】:

辞取意达则止,多或反害也。

【译文】:

言语施为只要意思通达就立刻停止,如果说的太多反而会使人生出不好的看法(做事说话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能太在意自己或别人的感受,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原文】:

君子宁言之不顾,不规规于非义之信;宁身被困辱,不徇人以非礼之恭;宁孤立无助,不失亲于可贱之人。三者知和而能以礼节之也,与上有子之言文相属而不相蒙者。凡《论语》、《孟子》发明前文,义各未尽者皆挈之。他皆放此。

【译文】:

君子宁可言语无所顾忌,也不能拘泥于不守道义的信誉;宁可身体受到困苦羞辱,也不能任从他人不守礼节的恭敬(君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义,因此不论做何事都能符合天地之道的规律);宁可自己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也不能亲近于那些被世人践踏的小人;这三者如果能够合理的做到并固守礼节,这就和有子所说的言论没有差别,不会发生抵触(让心始终坚守中正之道,便是真正在践行道义)。凡是《论语》、《孟子》中的章节,有的意思没有让我们理解通透的,都可以按照以上所说的去做(以上三点做到了,便是暗合了圣人的教诲)。

【原文】:

德主天下之善,善原天下之一。善同归治,故王心一;言必主德,故王言大。

【译文】:

道德主宰天下所有的善,善原本可以通归于天下的大同之道。善如果被共同用来治理国政,那么君王的心意就是统一的;言语作为一定会施予仁德仁爱,所以君王的言论便会成为天下的大善(这是君王治理国政的关键,要有真善的言语作为)。

【原文】: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译文】:

说话要有一定的规范,行动要遵循一定的法度(言行都要有规矩);白天不要虚耗时日,要有所作为的努力上进,晚上的时候要有所感悟,要有能利益他人的心;在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涵养心神,不要让它们随便的散乱、膨胀,在瞬间有了思维的感应时就应该很快将它们记录下来,因为神思的变化我们难以捉摸(要时刻学会用功,不能松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