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6-05
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汉末的建安时期,朝政的腐败、连绵的战乱使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表现的是“建安风骨”的时代特征。魏晋易代的正始时期,因掌权的司马氏大肆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使得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表现的是对掌权者的不满,抒发个人忧愤。西晋一统天下后,社会相对安定。此时的诗歌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表现出繁缛的诗风。东晋时受到玄学的影响及政治上的黑暗,诗坛被玄风笼罩。陶渊明的出现诗歌才重新还能发艺术的生机。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风转变的重要时期。此时有山水诗的出现、“永明体”的创立、宫体诗的出现以及民歌的发展。以下文段是对魏晋南朝诗歌的发展的一个简介。
正文:
建安时期在动乱中成长的一代新人,既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的精神、通脱的态度和应变的能力。他们不再拘于儒学,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建安时期的文人打破了两汉以来四百多年辞赋独盛的一统局面。第一次兴起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诗歌创作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在诗歌形式的发展上,延续《古诗十九首》的五言诗形式,普遍运用五言形式写诗,“居文词之要”,成为这一时期文人诗歌的主导形式。七言诗也在这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以后的诗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气”这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较为成功的篇章。且就其艺术形式而言,他的四言诗也为板滞僵化的四言体注入了活力。曹丕的诗歌便娟婉约,代表作是《燕歌行》,被誉为七言之祖。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其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质被文”,《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乐府诗乃至徒诗的转变。王粲、刘桢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建安之后的正始时期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掌握了大权,残暴地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因此此时的诗歌特点表现的是个人的忧愤,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阮籍诗歌的特点是“颇多感慨之词”,代表作是《咏怀》组诗,其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风貌。嵇康的诗歌特点是“多抒感愤”,他继承了从《诗经》到曹操的四言诗创作经验,用四言诗表现其高蹈独立,语言率直,能体现“清峻”的风格。他们对抗司马氏的残暴统治,崇尚自然,反对名教,作品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但就其诗歌精神而言,他们还是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的推进了四言诗、五言诗的发展。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西晋与东晋又各有特点,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二、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三、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陆、潘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的作用。左思的《咏史》诗,喊出了寒士的不平,在当时独树一帜。左思的《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这是他对中国诗歌史的独特贡献。郭璞的《游仙诗》也是变体诗,借游仙写其坎壈之怀,文采富艳,继承了《诗》、《骚》的比兴寄托传统。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以王羲之、孙绰、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人,作品缺少诗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虽在当时被视为正宗,却无生命力。但这是中国文学对哲理追求和寻找内心世界深度地尝试,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会玄理,直接催生山水诗。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使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不仅如此,陶渊明还开创了诗的作歌自纪,其《拟挽歌辞》便是此类作品。
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风转变的重要时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更加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东晋之后的刘宋,代表诗人是谢灵运和鲍照。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与陶诗不同的是,谢诗更注重山水景物地描摹刻画。鲍照的乐府诗,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还发展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诗为主得歌行体,他以丰富得内容充实了七言体得形式,并且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同时还可以自由换韵,从而为七言体诗得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其诗歌的突出内容,就是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抒发寒门之士倍遭压抑的痛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齐梁陈三代是“永明体”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周颙发现汉语的四声,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上,并与谢朓、王融共同创立了“永明体”。“永明体”是中国诗歌由古体诗向近体诗过程的一种过渡性的诗歌形式。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谢朓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谢朓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在山水诗方面,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但又不同于谢灵运那种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摹的手法,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避免了大谢诗的晦涩、平板及情景割裂之弊,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其《入朝曲》、《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都是传唱千古的名诗。东晋至刘宋之际,是由门阀政治下能回复皇权政治过渡的重要时期。文人集团聚集于宫廷中,导致取材和风格的趋同性。到了梁陈两代,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它主要是以艳丽的词句表现宫廷生活,多有咏物的题材,女性也像宫廷的其他器物一样成为吟咏的对象。
此时南朝的民歌也值得注意,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与汉乐府民歌表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是,南朝民歌的内容以表现男女爱情为主,很少涉及到其他内容。抒情长诗《西洲曲》代表着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