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在漫长的求学经历中,你肯定有过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老师,有些很普通,有些让你刻骨铭心,理由是他们人很好,改变了你,或者他们很坏,也改变了你。

如果你身边有学音乐的人,确实应该值得你投向敬佩的目光。

学音乐是一条艰辛的道路,我起初是因为看见别人玩得好潇洒啊,急冲冲地报了一个兴趣班,在网上收藏了一堆学习资料,然而没过几天兴趣就成了消失的光芒,乐器也早就给束之高阁。

相信大家都看过去年大热的爱情音乐剧《爱乐之城》,其导演达米恩·查泽雷(Damien

Chazelle)可谓是天才,29岁就已经导出他牛逼哄哄的处女作《爆裂鼓手》

老师的任务是什么,传业授道解惑也。电影《爆裂鼓手》里的魔鬼老师,对人是肉体上的摧残和精神上的折磨,这种棍棒教育,和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本就是背道而驰。

如果我们没遇过变态老师的,那我们是幸运的,想想房思琪,陶崇园,杨宝德,陈小武。。。。真实世界远比电影更戏剧荒诞。

《爆裂鼓手》的英文名为Whiplash,其中有“鞭打”之意,暗示了电影不会是阳光向上的基调。

当然,最让我感到触动的是,主角他那爆裂炙热的感情。

剧情真的是燃爆了!每个练过乐器,或者为了艺术表演付出过汗水的人,都能够有深刻的共鸣,对严师又敬又怕,以及渴望汲取他们的能量,却又被逼至悬崖的窒息感,想在技术上完美再完美一点,却发现音乐远不止这些的惊喜与恐惧。

片子就像里面的爵士乐,是肾上腺素爆发的血汗结晶,它不完美却无可取代

19岁少年安德鲁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某晚,他正在排练室内独自练习打鼓,被一直在招募乐队鼓手的“魔鬼”音乐教师弗莱彻听到,于是让安德鲁试着演奏“double-time swing”,可弗莱彻没有听完就摔门而去,可见他没有让弗莱彻满意。

之后安德鲁苦练double-time swing,弗莱彻还是相中了他让他进了乐队,弗莱彻果然名不虚传,第一次排练,就让安德鲁感受到了他的严苛:各种粗口辱骂扇巴掌简直只是小case,分分钟手上抓得到的东西都能朝着安德鲁扔过去。只因为他分不清楚whiplash这首曲子中其中一个节拍是快还是慢。

为了成为核心鼓手,安德鲁开始更加玩命训练,甚至打鼓直至虎口裂开,再用创可贴粘上。在一次重要的表演会上,由于不会背谱的核心鼓手将丢了曲谱,安德鲁平日的辛苦练习,为自己争取到了核心鼓手的位置,并且完美地完成了演出。

尽管成为了核心鼓手,安德鲁对于艺术和鼓的偏执并没有任何减少。在家宴上,他面对“别人家的孩子”(堂兄)的优势比较,与家人亲戚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说出了“我宁可成为音乐家破人亡,酗酒吸毒,34岁就死掉但被人铭记,也不愿家财万贯一生平安却不为人所知”这样的狠话。

言辞之间充满了年轻人的血气,却不自知这就是堕落的开始。安德鲁所在的是最棒的音乐学院,他的核心鼓手的位置被新人取代了。遭到打击的安德鲁甚至觉得贴心的女友也成为了自己的负担,果断甩掉。安德鲁开始了更加疯狂的练习,甚至为了暂时缓解伤口的痛苦,他将手泡进冰块中。

排除万难的安德鲁终于重新又获得首席鼓手的位置。可他早在表演当天出了车祸,安德鲁几乎是爬着到现场当首席。

弗莱彻则冷血的强调如果毁坏演出效果,将开除其学籍

当然以男主的性格,故事到此还没结束。

影片中展现了两种不一样的价值观,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成功主义的对碰。

在家宴上,说出了“我宁可成为音乐家破人亡,酗酒吸毒,34岁就死掉但被人铭记,也不愿家财万贯一生平安却不为人所知”这样的狠话。

感情多么炙热,多么烫人。

我想大部分人都持有这种价值观,小时候我也有这种中二的价值观“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现在回想觉得可笑,总想成就一般大事业,现在却依然碌碌无为。

有人说两人的交锋是主流中产阶级和艺术家之间的分歧,倒不如说这是两种不同“美国梦”的碰撞。一种是的“精致的利己主义”,按部就班地生活奋斗,抢占一个又一个对自己有价值的头衔;而另一种则显得有些疯狂,即使追求的成功不过是“昙花一现”,“疯狂才算活过”,仍不惜舍弃健康与生命。在主流群体眼中,这种人生即使得以如愿,也绝对算不上“成功”。

影片在肯定这种疯狂的合理性上展开叙事的,看似反主流的价值观一跃而成为正统,而主流群体在影片中则显得无关紧要。

影片两个主流青年,被安德鲁一句嘲讽后,显得有些气急败坏。显然,安德鲁的嘲讽戳到了主流群体的痛处:“按照社会渴望的模样奋斗,却永远无法实现自我。”而那个被安德鲁替代的鼓手坦纳,在与安德鲁的竞争中很快就塌陷了意志,回归主流,转而踏实学医去了。

两种价值观当然没有谁对谁错,更多的是我们都曾有过这这种价值观,由一种转向了另一种。

由小时候的“我要成为一个大人物”,到现在的“成为社会成功人士”。

你没有觉得你的另一半在阻挡你变得更优秀?

或者你觉得你的另一半比你优秀,你觉得拖了后腿?

影片中安德鲁为了变得更优秀,主动和女友提出分手,因为他知道自己会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练鼓上。

女友当然很生气,原来自己是他的绊脚石,一直在阻挡他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其实两人的人生价值观不同,安德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而女友则不然。安德鲁在影片中多次表现出自己极端的性格,在事业和感情面前他无法做到一个相对合适的平衡,分手也算是明智之举。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相同的例子,而例子中的男女主角却大多不能做到安德鲁的当断则断。

优柔寡断的做法导致最后的结局大多十分惨淡,彼此都溅了一身水。但也有互相彼此磨合,为了让自己配得上另一半,自己也变得努力起来。

当你觉得另一半阻止你成为更优秀的人时?你会怎么办?委曲求全还是当机立断?

其实,人啊,要分清楚什么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什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一份爱情,一个全心全意爱你的人,不是你想要上天就会给的,当你拥有的时候,就应该好好珍惜。它并不是什么公交车,过了一辆还有下一辆,它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生只拥有这一次的。而提升自己的能力,本来就是要不断地克服生活中的各种舒适各种诱惑才能渐渐做到的,你应该做的,就是再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

而不是给失败找爱情这样破烂的借口,然后做出分手这种愚蠢的决定来。

我想问一下,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电影,音乐,现在我看到这些都不会再哭了,我是不是冷血了,竟然很久很久没哭过了……

是我变冷血了吗?还是天性冷漠?对比一下片子中男主对那架子鼓的热爱,超越了一切事物,这是就是我羡慕他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我没有真正热爱过什么,一件也没有,要我为什么付出大量时间,不去考虑结果,我做不到。

在知乎有一个热门问题:“ 有没有一部电影让你在深夜中痛哭? ”

有位高赞答主说:“《爆裂鼓手》,因为羡慕,因为我从来都没有那样炽烈的热爱,别说是爱,很强烈的恨,很绝望的悲伤,很无奈的沮丧,我都没有。”

和答主深有同感,我以为是我心态变成熟了,没有精力和激情去关注追求热爱某一件特别的事物,抑或是人。看着别人用力的精心生活很是羡慕,甚至连追星的人也都羡慕。觉得自己很难提起兴趣,对于任何事情都是。

你有过炙热的感情吗?还是年少时的各种煽情的行为,别人不明白你那一刻的热情澎湃,只是感动了自己。

但我们也不后悔,毕竟那时的三分钟热度,也有我们的三分钟收获。生活慢慢让我们变得现实,或许我们不会再有这样的炙热感情,但我们会记住那时候的傻小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