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南开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因为我本科的专业是环境工程,所以考研依旧选择环境专业,也仅对本专业给出一定的参考。

首先是地区和学校的问题,我觉得二者同等重要,所以在选择学校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有的时候选择确实比努力更重要,关于院校的选择最好在暑假前定下来。南开大学排名第一的高校,环境专业实力强劲,发展非常迅速,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为A,不久之后的下一轮评估中大概率冲击A+。

因为高考的遗憾,读了一个一般的学校,从决定考研起我便把目标定在更好的名校,想要进入名校的平台读研,南开大学满足了我的一切幻想,但南开大学作为老牌985,考研难度可想而知,但为了心里那份不甘,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所以从想要考研的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准备。我是从寒假开始准备考研,一直到初试结束大概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如果考研的同学也是目标院校报考人数多,难度大的名校,那么复习备考的战线一定要稍微长一点,一定要把知识点全部复习到,不然到后期给政治和专业课的背诵时间就不太充足。

下面的表格是近四年的录取情况。可以看到近两年也就是2021年和2022年本专业进行了扩招,分数线一再下降。而且由于资源与环境专业已经不提供宿舍,不排除2023年继续扩招的可能。

二、初试经验:

1、考研英语经验:

(一)考研英语

1)单词。对于英语的复习,首先就是背单词,因为如果连“字”都不认识,那我们就根本不能读懂一篇文章了,更别说做对题。所以背单词应该是贯穿于整个考研备考这个过程的。不管是采取用软件还是朱伟的恋恋有词单词书等不同的形式来背单词,我们都应该要做到坚持。

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就应该着手记单词了!

2)长难句。长难句的学习与阅读、完形填空、写作、翻译都有很大的联系。但是毕竟是语法的学习,可能学的过程会觉得很枯燥或者认为自己没有很好地掌握,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有相应的一个练习,比如对拿一些句子来进行成分的划分等。长难句的学习在系统做阅读之前完成就行,但是暑假前必须得完成!


3)阅读理解。阅读在英语试卷中的分值占比很大。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但是做阅读是讲一定的技巧的,并不是让你去把文章整篇进行翻译,然后再进行答题。考场的时间是不允许让我们这样做,简单来说阅读只是想考察我们的一个逻辑能力以及对中心句的寻找和理解的能力。除此之外,阅读的练习以真题为主,不用过多地考虑模拟题。但真题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在刷真题的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质量。如果我们只是刷完真题,简单对完答案,查看自己的错题,做好查完单词就完事,我们很可能没有充分地利用真题。甚至你在阅读里做对的一些题目很有可能是你猜对的,如果下次再做一次,你就可能会错。所以对于做完一套真题的阅读,我们首先先对答案,记住不要着急看解析,(因为答案的解析有时候并不会让你自己信服)然后再做一次你错的题,看看能否将正确答案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找出来,反思一下你自己为啥会选成另一个选项。是因为单词的意思不知道还是找错了这个题的中心句,然后再对应地进行训练。最重要的是

一定要再次看看你做对了的那些题目,看看是否你找的中心句和理解与答案一直,练习时切勿蒙答案。

4)新题型和完型。英语试卷中完型的分值很低,所以对于这部分就稍微练习。大部分时间还是应该在阅读上面下。而关于新题型,它的难度飘忽不定,再加上它的篇幅较多并且专业单词或生僻字出现频率较高,但是一些题目技巧性又很高,所以一定要沉住气坚持做完,坚持就是胜利。


5)作文。作文开始的时间可以不用太早,大约在10月中旬吧。对于作文的练习,首先应该是背模板,记住一些较好的语句结构。这样我们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模板”。除此之外一定要自己练习写作文,如果只是背作文,到时候在考场上你可能不会灵活地调用你自己的“模板”,所以一定要做一些练习。

6)翻译。只要句子的结构成分能够清楚地划分,单词认识,基本翻译就不成问题,所以归根结底就是长难句的学习。

2、考研政治经验:

1. 参考书:

a) 肖秀荣全家桶(肖大大所有的书我都买了,我没全看,大家视情况而定)

b) 徐涛视频课程

c) 肖四/肖八、

徐涛八套卷,

最后20题、

米鹏三套卷六套卷、

腿姐4套卷、

蒋中挺5套、

任汝芬四套(市面上可以买的我都买了,后面两个没时间了我都只做了一点)

2. 备考经验

我是从七月中旬开始准备政治的,先是每天看一点精讲精练,搭配徐萌萌的视频看(真的很喜欢徐涛哦,幽默又机智,为了考研学子也是拼了,还给我们录了起床闹铃,感动),看完一章就相应做一章1000题,在纸上写答案,错的题在题号旁边做上记号。做完一遍几乎前面的都会忘记的,不用担心,再来一次,这时候不用看视频了,看一章做一遍,还是错题用不同颜色做标记,然后把重复错的题目弄懂,可以在旁边做上笔记,为什么错,知识点是什么,第三遍我是直接看错题了,对的题目就没管它。

在十二月份左右肖八就出来了,这时候各种模拟题都会陆续出来,我全都买来刷了一遍选择题,做错的在旁边做好笔记,错题一定要温习,今天做错的第二天要拿出来看一下。这里我要特别推荐一下“小白考研”最后出的政治选择题大综合,我一开始都不知道这资料,是坐我对面的一个小姐姐推荐给我的,那时候距离考试只剩一个星期了,我其他模拟题也没看了,只看了这本资料,几乎所有模拟题的考点都涵盖了,怪我看得太晚了,来不及记忆太多,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最后政治选择题也没做好。

再说一下政治的大题,我只背了肖八和肖四,肖八选择题做完后,我就把它的大题整理在A4纸上开始背,差不多背完一遍后肖四就出来了,然后就开始背肖四,肖四很多大题跟肖八是重复的。最后一个星期网上会有很多肖四肖八的分类整理资料,我全都打印了也没仔细看,后来我又花了三个晚上,按照自己的逻辑把肖四的大题自己整理了一下,每一题的答案分成几个点(简要),关键词记忆,记完了自己再默写。肖四考前我一共背了五六遍,大题最后得分应该是40+。

补充一点,政治真的不用准备太早,我七月份准备后来都觉得太早了,其实可以八甚至九月份再开始,早或晚一两个月其实没太大区别,如果你实在担心的话也可以早点开始呐。

3、考研数学经验:

对于要考数学的专业来说,数学就是一个很拉分的科目。像英语、政治、专业课来说大家的分数差距不是很大,如果想要拉出很大的差距同样也会很难。但是对于数学来说,一个选择题5分,一个大题差不多10分,而且你会就是会,不会也就真的是不会。只要多做对几个选择题或者几个大题就轻轻松松与别人拉出几十分的差距了。

如果我们想要做到,首先在前期必须得打牢基础。在这里不得不提,有些人为了赶进度,自我安慰地认为只要书看得次数多,数学课视频看得够快,分就一定会高。在我看来,首先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所以在打牢基础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也就不一样,但是打牢基础不是只是简单地让你看看书,跟着教学视频学学,一定要适量地做题!让你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个认知,不然真的就是“眼睛学会了”。除此之外,一定要得要全局意识,你也不要一直到临考的时候都一直在打牢基础,你要规划清楚自己的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刷题阶段等。而在强化阶段的时候,你可能会做题做的很崩溃,因为在这个时候你会遇到很多高难度的综合题,你还不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串起来,更别说灵活应用了。这个时候不要过度焦虑,慢慢沉淀自己,将自己遇到的题型都积累起来,识别出每个题所涉及的考点。这样会让你下次遇到新的综合题时不再手足无措能够冷静分析和作答。

在刷题阶段有很多人会提到预测题,其实在我看来,预测卷可以做,但是没有必要全部都做,因为到时候市面上会出现很多的预测卷,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老师的预测卷,稍微见识一下新的题型就行。

4、考研专业课经验:

(1)专业课初试参考书: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高等教育出版版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胡洪营,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

(2)经验分享:专业课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选择题,综合题。

考试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第一遍把官网要求的参考书目大致浏览一遍熟悉一下知识点(7-8月),第二遍就是要边书看边背诵重点(9-10月),按照考试大纲(官网会有)要求的知识点来全面整理知识点笔记,背的差不多了,11月开始刷真题,错题一定也要总结,12月再刷再背诵,网上的押题卷和老师出题思路还是不一样的,可做参考但一定不要过度深挖。三本专业课书本中新加入的是环境工程原理及环境化学,从考试比重来看,环境保护概论占比相对更大,综合题中出现的计算题容易从环境保护概论十二章及环境工程原理前两篇(难度较大)出题,书上例题一定要反复看,另外结合2020年及2021年考题来看,需要注意某些考纲未要求的如环境保护概论第五章内容也容易出现在考题中。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复试经验:

(1)复试科目:

《大气环境化学》唐孝炎,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复试考核内容:

这几年由于某些原因,复试采取网上面试考核方式,总分为200分,包括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两部分,各100分。专业课复习上和初试有所不同,对于书本上计算公式部分不需要多花时间去看,每章节后面的思考题必做,同时整理一些简答及名词解释会考的内容,也要反复背诵。

复试主要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外语听说能力、专业基本理

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创新精神及能力、实践(实验)能力、科研潜力、事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举止、表达和礼仪等。复试权重为40%

基本流程为考生英语自我介绍,老师提问,专业课知识提问,重点是语言流利,回答专业课问题逻辑清晰,可以分1、2、3点来答,保持微笑,给老师留个好印象。

在初试考试结束后,大家可以适当地放松几天。但是几天过后一定要投入到复试的准备中。虽然可能当时初试分数及分数线还没出来,对于初试没有发挥很好的同学来说,此时此刻就是反超的黄金时刻。对于初试发挥地还不错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戒骄戒躁好好准备复试很稳地上岸。毕竟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对复试指定书目进行一个有侧重的阅读,如果需要笔试的话,那下一个步则是将所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一个记忆或者是刷刷计算题等,如果是采取的是线上复试并且不需要笔试,那就需要大量泛读自己复试书目的相关书籍,并且好好准备有关自己的毕业文论或者毕业设计的有关问题。然后最后一步则就是有关面试的英语问题的准备了,这里可以去从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准备。

写在最后的话

最后:通往成功的路并不是平坦的,既然我们选择向前,我们就要相信自己!祝你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