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的概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早在1966年,Hopsu-Havu和Glenner等在鼠的肝、肾组织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二肽氨基肽酶。这种酶能水解甘氨酰-脯氨酰-B-萘胺,释放二肽甘氨酰脯氨酸,而被称为甘氨酰脯氨酸-B-萘胺酸。由于甘氨酰脯氨酰-B-萘胺有致癌作用,Nagatsu等合成了新底物甘氨酰脯氨酰对硝基苯胺,并为大家广泛接受,这种酶也一度被称为甘氨酰脯氨酸对硝基苯胺酶,现已通称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 proline 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GPDA)。  GPDA分布于肝、肾、结缔组织、唾液腺和血清、唾液等体液中,但其生理功能尚不清楚。由于GPDA能特异地水解释放肽链N-末端的甘氨酰-脯氨酸(Gly-Pro),而胶原分子中富含有这种Gly-Pro结构,提GPDA的生理作用可能与胶原肽降解有关。  七十年代,血清GPDA测定被逐渐引入到临床应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