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的范式意义

简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的范式意义

第1个回答  2017-04-26
司马相如是汉赋的奠基人,他的《子虚赋》与《上林赋》是文学转型的标志。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
而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司马迁刚发明了这个词,司马相如就用上了,不愧是同姓之人,司马相如用得也确实是时候,西汉前期,文学受历史影响,特别是诗经和楚辞的影响,多见于模仿却达不到前人的高度,直到司马相如的出现,先后创作的《子虚赋》与上《上林赋》达到了本质上的突破,恰好孕育在西盛世的沃土上,不仅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也成为后人争相模仿的对象,从而使赋这种刚给出名称的文体推到了一个广泛创作的高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最大的推手就是司马相如,从而出现了如《洛神赋》《前(后)赤壁赋》等这样的名篇。
作为韵文,它更接近于现代的散文诗,相比诗歌其音乐部分相对要弱些,但当时可称之为诗的全是要唱的,辞赋就成了一种通过简单的诵读而产生音乐之美的文体,其实这和现代读诗词比较接近,只是由于古今汉语的变化,使得古代的赋在现代读起来会有些困难,理解上也会产生困难,失去了原本的吸引力,但对古人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可以说赋在当时是最能展示文字功底与文学才华的一种文学形式,骈文就是在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过于强调格式与内容华丽的文学形式,相比赋自然更难写,也通常华而不实,但仍然出现了如《滕王阁序》这样的精品。对于古代的一些才子来说,与写诗相比,作赋似乎更能展现才华。
赋在古代的影响非常大,而《子虚赋》《上林赋》无疑是这种文体成型并且成熟的标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