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渔港的东平渔港发展来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东平渔港从原来的旧港沙咀港发展而来,沙咀港属河涌型港,由于河床浅窄只能停泊小船。1975年9月采用人工筑建防波堤办法,开辟葛洲新港。经过20多年的建设,累计投人建设资金5694.7万元,使东平渔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港,发展为今天拥有1.5平方公里港池的全国一类群众性渔港。目前建成主体工程有:防波大堤7条,总长2131米,护岸堤5条,总长2352米,渔业码头4座。渔业后勤服务设施;冰厂4间,渔船机械维修9间,船排厂3间,渔船修造厂4间,渔港的硬件基础设施和后勤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根据《东平渔港总体规划》和广东省《关于加强渔港建设的议案》要求,该镇加大对渔港建设的投人,积极开展东平渔港建设大会战,下决心用5年时间(从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分期分批完成防波堤、护岸堤,水产品交易市场、港池浚深、港区绿化、渔港消防等10项基础设施建设。10项工程建设项目预算资金5200多万元,他们克服“等、靠、要”思想,采取“六个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资金;镇委政府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募捐活动自筹40%资金即2080万元;县财政配套安排资金30%即1560万元;市财政配套安排资金10%即520万元;争取市挂点领导和挂点单位帮助解决10%资金即520万元。争取国家、省对口支持10%资金即520万元。目前该镇已投人180万元,建设了“三点金”航标灯工程、渔港消防设施建设工程和沿岸灯光设备建设;其他7项工程将随着资金的落实逐步完成。目前,东平渔港的建设已基本完成总体规划第一、二阶段的建设项目。随着10项工程的逐已完成落实,东平渔港的硬件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东平将成为一个真正安全繁荣中心渔港,成为一个可辐射粤中、粤西地区的重要渔业生产基地。特色风情,开发渔家文化旅游
随着渔业资源减少,国家渔业政策的调整,渔业生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渔港功能也呈多样化,渔港作为渔区经济发展的载体被赋予新的内容。未来渔港的发展必须是以渔港为龙头、中心镇为依托,渔业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水产品集散与加工、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城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为一体,产业层次高、辐射动明显的现代渔港经济区。
阳东县委、政府和东平镇委、政府,充分认识东平渔港未来发展的定位和方向,着眼于东平渔港丰富的滨海资源和深厚渔家文化底蕴,从2001年7月开始,以发展休闲生态旅游渔业为目标,掀起新一轮以渔家文化为主体滨海旅游开发,充分挖掘独具特色的渔家民俗风情内涵。通过对渔村和休闲渔业区设施建设,发展渔家文化旅游业,树立阳东滨海渔家文化旅游品牌。政府在财政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他仍然拿出2500多万元,用于休闲渔业区的建设。目前,已建成的渔家旅游文化景点有大澳渔家民俗风情展览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澳古街、商会、珍珠湾五豚山公园等。休闲生态旅游渔业发展,大大丰富了渔港的综合功能,通过整合渔港资源,使渔港成为渔区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临港产业多元化,渔业产业化的支撑平台,带动面和辐射力不断扩大。未来东卒的定位将是一个以渔业为龙头,休闲旅游业为主导,渔工贸并举的开放型海滨花园城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