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阿胶糕怎么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7

阿胶糕这么做滋补翻倍!

第2个回答  2020-10-17
主要原料:阿胶,核桃仁、黑芝麻,可选择添加其他辅料有红枣,枸杞、桂圆肉、芝麻、冰糖、黄酒、人参、鹿茸、玛咖、茯苓、蔓越莓、玫瑰花、酸枣仁、黄芪、当归、大杏仁等。
制作方法编辑
现代熬制
1、在干净的陶瓷锅内,倒入阿胶粉(考究一点用龟板胶或鹿角胶,因人而异),加入黄酒,文火煎煮,去除腥味,待阿胶全部烊化并起泡沫时,加入红枣、桂圆肉、核桃肉、冰糖以及黑芝麻,不停地搅动拌匀,防止粘着锅底。
2、大约半小时后,观察到红枣颜色变成紫黑,而且锅里的东西粘稠得如胶着状态,此时,阿胶糕已经熬成。
3、选择干净、没有水分的器皿或者保鲜膜,把熬成的阿胶糕倒入其中,用力挤压。
4、须冷却凝固后,切成各种形状的糕,便是阿胶糕。
传统古方
1、烊化阿胶:把阿胶块砸碎加黄酒浸泡1-3天至阿胶完全融化。
2、熬制:把烊化的阿胶倒入金锅或者铜锅中,用银铲或者铜铲不停搅拌熬制,先大火熬至沸腾,转小火熬制挂旗。
3、挂旗状态:熬制阿胶成粘稠状,阿胶能挂在铲子上成旗帜状而不下落是为挂旗状态,此时可以下辅料。
4、搅拌:所以辅料保证新鲜炒熟,倒入锅中均匀搅拌。
5、模具定型:准备模具在内里面涂抹油脂或者放油纸,这样可以隔绝阿胶糕与模具,便于脱离模具。
6、去火毒:一般常温冷却定型一夜,这个过程让阿胶糕慢慢降温可以去除阿胶所含火毒,滋补而不上火。
7、切片保存食用:定型后成小片,放置食盒,每天早晚食用。
原始产地编辑
阿胶因始产自东阿而得名。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据历史记载,李时珍生于1518年,卒于1593年。
在东阿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民谣,“小黑驴,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狮耳山上来啃草,浪溪河里去喝水,永济桥上遛三遭,魏家场里打个滚,至冬宰杀取其皮,制胶还得阴阳水。”
在制胶过程中,采用金锅银铲,烧桑木劈柴,熬七七四十九天,方能成胶。
历史沿革编辑
阿城镇是著名的阿胶之乡,据医药史学专家研究,今阿城镇岳家庄一带为阿胶发源地。 [3]
阿胶大约起源于战国至秦时期。
汉代《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药用记载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著《五十二病方》。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阿胶为治疗吐血、血淋、血尿、经水不调、诸疾之圣药。并将驴皮胶称为“阿胶”,牛皮胶称为“黄明胶”。中华人民共和国诸版药典均称以驴皮原料制胶者为“阿胶”。
特色阿胶糕
特色阿胶糕(4张)
据记载,东阿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开始出现阿胶作坊。
至清代,南北多家中医慕名而来,诊病兼营阿胶。当时,规模较大的制胶作坊有邓氏树德堂、涂氏怀德堂、任氏润惠堂、于氏天德堂、王氏景春堂、陈氏东岳衡药店等10余家。
清嘉庆五年,鸿术堂药店经营地道药材阿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