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主的谥号和庙号的“美与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7
先说庙号,庙号 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 供奉 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其后周朝和秦朝并没有沿用, 隋 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由于后世皇帝 谥号 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定论的功用,既然是盖棺定论肯定就要有好坏之分,且听我给你娓娓道来。

太祖:这个庙号大多用于开国皇帝,如汉太祖,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

高祖:也大多数用于开国皇帝,庙号高祖不是太祖的原因是因为这位开国皇帝即位后追尊了自己的祖宗为太祖例如唐高祖李渊就追尊自己的祖父李虎为唐太祖。庙号为高祖的皇帝如商高祖 王亥,晋高祖司马懿,唐高祖李渊

烈祖: 烈祖这一庙号出现在本尊未称帝而后代儿孙追尊的较多。如朱温父亲 朱诚 、武则天曾祖父武俭、李嗣源祖父李琰、铁木真父亲也速该。烈祖也有未能统一全国但也是一方霸主的意思,例如蜀汉烈祖刘备,曹魏烈祖曹睿

圣祖: 圣祖这个庙号始于 唐朝 ,起初唐朝皇帝巩固自己的统治,专门给 老子 李耳创立的庙号,到宋朝时期,此庙号在汉族 历史 上依然是一种追封先祖的模式,比如“宋圣祖 赵玄朗 、蜀圣祖 王子晋 ”唯一当过皇帝庙号还是圣祖的只有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世祖:世祖 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该王朝 承上启下 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他们虽不是王朝的最初建立者,但却往往 开辟 了该 王朝 的一个全新 历史 时期。如汉世祖刘秀,隋世祖杨广,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太宗: 这是仅次于太祖的所谓 昭穆制度 最为重要的环节。从 商太宗 算起, 历史 上庙号太宗的将近30人,这其中有 汉太宗 、 梁简文帝 、 北魏明元帝 、 唐太宗 、 宋明帝 、 宋太宗 、 辽太宗 、 金太宗 、 夏太宗 、 元太宗 、 明太宗 、 清太宗 等。除宋明帝、梁简文帝等少数几个,其他都是本王朝的佼佼者和开创者。其中像 李世民 完全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了

世宗: 世宗暗喻世系传承转移,支系入继大统。唐朝因为避李世民之讳,世宗临时改成代宗

高宗: 谥法为高宗的君主一般都处于王朝中衰起点,比较著名的就是 宋高宗 赵构, 清高宗爱新觉罗 弘历

仁宗:仁宗 总体说来都是他们各自王朝里中等以上的皇帝,性格宽厚仁慈,如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

孝宗: 这个庙号的皇帝也是比较好且仁孝的皇帝才配享有的庙号。最出名的就是 宋孝宗,明孝宗

英宗: 这是一个多内讧和多麻烦的庙号,而且尽是短命, 历史 上 宋英宗 、 元英宗 只在位三四年,明英宗虽然在位时间长但是死的时候也只有37岁

穆宗: 穆宗都是短命君主, 唐穆宗 、 明穆宗 、高丽穆宗、清穆宗 同治帝 无一不是英年早逝

神宗: 神宗名褒实贬,如宋神宗,明神宗

德宗:这个庙号就是说明皇帝在位曾经出逃过,如唐德宗,清德宗

世宗: 统绪自此开始,自此开世,也有守成之君的意思如汉世宗,明世宗,清世宗

中宗:中宗有中兴之主的意义,如汉中宗,唐中宗。

再来说一说谥号,谥号分美谥和恶谥, 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对皇帝来说都是美谥

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野、夸、躁、伐、荒、炀、戾、厉(刺)、虚、荡、墨、亢、千、褊、专、轻、苛、介、暴、虐、愎、悖、凶、慢、忍、恶、残 端、攘、顽、昏、骄、酗、湎、侥、狃、侈、惑、靡、溺、伪、妄、讟、谄、诬、诈、谲、诡、奷、邪、慝、蛊、危、圮、懦、挠、覆、败、斁、疵、饕、费。都是恶谥也就是下谥。

谥号和庙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一位帝王的谥号是文或者武就说明他是位明君,如果他的庙号是文或者武就证明他干的不怎样或者没有实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