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在国外留学后回国做出贡献的人

要他的故事,不要太多,只要简介。注意是我国的,要做出很大的贡献的,比如钱学森。
除了钱学森和詹天佑

第1个回答  2020-05-21
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鲁迅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 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冰心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不约而同到康耐尔大学补习法语,美丽的校园,幽静的环境,他们相爱了。
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冰心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创作不辍, 作品尽情地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同时还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纯情、隽永的笔致也透露着微讽。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优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归――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等。
第2个回答  2008-11-24
邓稼先原为物理界一颗新星,后来他归国甘愿隐姓埋名十多年,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期间甚至亲自回收了辐射强烈的试验残骸,后来也因此身体状况严重恶化,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5-11
以下是一些在国外留学后回国做出贡献的人:1. 樊登,个人成长与领导力专家,曾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创立了樊登读书会,致力于传播阅读和个人成长知识。2. 李彦宏,百度公司创始人兼CEO,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带领百度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占据领先地位。3. 张亚勤,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致力于研究神经科学和神经疾病。4. 朱光耀,清华大学教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和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5. 孟建民,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参与了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决策和实践。6.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和前任CEO,曾在美国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回国后带领阿里巴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7. 罗振宇,自媒体人和智库创始人,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社会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创办了著名的媒体品牌《口碑传媒》和《如是》,并致力于智库和公共知识传播工作。8. 王承忠,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高级副总裁,曾在美国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推动了多项科学出版和学术交流项目,在国际科技出版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
第4个回答  2019-12-23
老一辈的有詹天佑,胡适,梁思成,林徽因,陈寅恪,鲁迅,周恩来,邓小平等等
第5个回答  2019-03-21
其实出国呆几年,英语就自然会学好了!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观点。真正出过国的人都知道。只不过他们不说。在奥凯孚英语工作时候, 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和应聘者。他们在国外呆了好几年,英语没有进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很多学生都是家长拿钱出国镀金,并非自己学习好,真正到国外学习。这类人群,到国外,基本只跟本国人沟通和交流。仅仅会一些日常用语
出国务工人员,这类人员大部分都是在国外打工,打工者都是说汉语,所以尽管是在国外,也很少有使用英语的地方,他们一般都会在华人的店铺打工。
学习英语环境只是一方面,而且毕竟学习英语不像学习中文那样,是从小到大都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所以除了环境,学习英语好还需要很多条件。</ol>具体学习英语需要什么条件百度上有很多资料,你可以去查一下,挑出适合你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