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审美与审美公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突然发现​这两年流行起了一种张牙舞爪、不讲章法、笔画状若扫帚把的电脑字体,其粗糙鄙俗,笔画夸张,浮躁之气弥漫,与书法界丑书如出一辙。

        起初偶尔一见还有点幼稚拙朴的感觉,以我“接物利生”的佛性和包容兼收的心态,努力以审丑的眼光看出其天真之姿、豁达之态,想来艺术是多元的,张扬个性也没错,尚且容忍。但慢慢发现这种字体最近几年竟然在社会上大行其道,经常可见,甚至遍地都是,以丑为美逐渐成了一种风气,这就实在是让人不舒服了!

        后来得知这叫什么“汉仪尚魏手书”。且不说创立这种书体的手书者是一位九零后,书法功底和美学修养到底有多少。只说将这种字体纳入公众统一使用的电脑字库并大力推广的专家们,你们起码的公共空间意识和审美公德在哪里?就没有想到这会拉低公众的公共审美情趣吗?

        是的,审美是自由的,艺术是多元的,萝卜茄子各有所爱没问题。这种带有狂放、张扬、粗糙、宣泄味道的书体​你爱写、你喜欢也没问题。但是如果要进入公共空间那就要考虑一下了,那就需要一定的门槛了,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到大街上去招摇的。

        蔡元培先生说“国人最需美育”​,确实,审美意识也是当今中国人急需要的,尤其是公共审美意识更甚,因为人们审美的启蒙教育往往就是来自公共空间的审美信息。我们往往见一些丑陋的建筑、雕塑、书法等等横在视野中,有的粗俗丑陋,怪诞夸张,有的严重脱离了人们普遍建立起来的秩序与和谐的美感,还美其名曰,审美是自由的,是自我个性的张扬等等,孰不知在公共空间这恰恰是对别人审美的侵害,或者是对别人审美权利的剥夺。

        ‌有人说,美丑本无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群体判断不同。不错,审丑是一种思考方式,无论为了猎奇情绪快感上的审丑,还是为了特立独行反抗权威的审丑,亦或是出于返璞归真对精神追求的审丑,本质上都是对时代的审视和矫正,但最终还是要顺应人们向往“美”的本能,就像杜尚为代表的的“达达主义”,“丑”也是美的一部分。

        ‌哲学家康德就认为,知识分子最重要的使命是关注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要有理性控制。而我们的一些所谓专家学者们或者关注朝堂,或者关注自身,就是关注普通大众的公共空间太少,当然更缺少理性控制,所以这种以丑为美的现象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产生了某种神秘的共振,公共审美变得迷乱,这种鄙俗字库竟然流行起来,出现了荣格先生所说的集体无意识现象。

        ‌我们一定要明白公共审美和个人审美自由是两码事,对公共空间的审美一定要有一个理性控制,这是知识分子和掌握公权力的人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审美公德。

(今日看到一篇吐槽鄙俗字库流行的帖子,深有同感,不吐不快。)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