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坟地里磷火很少见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磷火俗称“鬼火”,在夏季天气干燥的夜晚,只身前往农村坟墓集中的地方,就有机会一睹真容,有时候这些“鬼火”还会随着你的脚步跟在身后!

相信很多来自农村地区的朋友,都知道磷火是怎么回事,夜间从坟头比较多的地方经过时,偶尔会看到蓝色的火焰在空中燃烧,胆小的看到“鬼火”估计会吓得两腿发软。

但是现在却很少听说再有磷火出现,这究竟是为什么?在解释原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磷火。

磷火,顾名思义跟“磷”有关,具体一点就是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有毒气体,化学式是PH3,纯净的磷化氢是无味的,但是其他含磷物质生成磷化氢时,会伴随着一股大蒜味或者腐鱼味。

农村坟墓集中的地区,主角当然是地下的逝者遗体。人体本身除了大部分由碳、氢、氧组成外,还有其他一些微量元素,比如磷、硫、铁等。遗体在坟墓的棺材里腐败分解时,会生成了三种气体: 碳化氢、硫化氢和磷化氢。

碳化氢就是甲烷,硫化氢是一股臭鸡蛋味,人们的屁中也含有硫化氢,碳化氢和硫化氢并不容易自燃,而磷化氢遇到氧气就会燃烧起来,顺便又把甲烷和硫化氢一起引燃了,“鬼火”就这样产生了!

正是因为磷化氢很容易自燃,所以地球大气层中的磷化氢含量并不多,平均1立方米空气中的磷化氢含量在0.1ng 1000ng之间。

总之磷火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坟墓下的逝者遗体,被微生物分解时,产生的气体从棺材的裂缝中升到坟墓地表,其中的磷化氢遇氧自燃,引燃了一同冒出的硫化氢和甲烷。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感受,就是过去农村偶尔发生的磷火现象,在现在很少出现,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现在流行火葬,大部分坟地里埋的都是逝者的骨灰盒

磷火的出现主要是遗体分解产生的气体燃烧引起的,过去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实行的都是土葬,逝者遗体在棺材里腐败分解,产生了令人恐怖的“鬼火”。

但是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实施火葬,逝者遗体火化后只剩下一堆骨灰。很多农村地区会把骨灰装入棺材里下葬,但是这样的坟地里,已经没有了逝者遗体,也不会出现微生物分解遗体产生气体的情况。

2、农村成片的坟地越来越少

磷火的出现要有磷化氢,但是遗体分解生成的磷化氢并不多,所以磷火一般出现在坟地集中的区域。以前农村地区,一个家族的逝者一般都会集中埋葬在一个区域,也就形成了一个小型坟场,出现磷火不足为奇。

但是现在人们去世之后,很多地区火化之后都会把骨灰盒寄存在殡仪馆,或者集中安葬在公共墓地,像过去那种小型坟场越来越少,见到磷火的机会也就少了很多。

3、农村地区晚上的光照遮盖了磷火的微弱光线

坟地的磷火一般都是很微弱的,而且三种易燃气体燃烧完之后,磷火也就消失了,一般也不会引起火灾。

在过去的农村地区,如果没有月光的话,一到晚上就会乌漆麻黑,微弱的磷火都会很明显。但是现在的农村,不仅村村通公路,还村村建路灯,即便是晚上,也有很多地方是亮的。这种情况下,即便坟地出现了磷火,都不会轻易被发现。

总之,随着火葬的推行以及农村建设的进步,过去坟地里出现的磷火现象,现在很少能见到了。

过去的农村地区,在墓地附近不仅可以看到磷火,还会发生“鬼火”跟在人身后的情况,光想想斗觉得恐怖。

但如果弄清楚了其中的原理,就不会觉得害怕了。产生磷火的磷化氢很轻,在没有风的夜晚,如果有人从坟地附近经过,会带动坟地附近的空气流动,磷化氢等气体也会随着人的脚步流动,这样就出现了“鬼火”追着人跑的现象!

关注天文学的朋友,大部分都知道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高达460 ,这么高的温度下不可能存在生命。

但是在去年10月份《自然—天文学》杂志上,有一篇研究轰动了整个科学界。这个研究说,金星大气层里含有大量的磷化氢,很快就有人解读成了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这些人为什么会把金星上存在磷化氢,解读为可能存在生命呢?这跟磷化氢的生成有关。

前面我们提到,磷化氢是逝者遗体腐败分解产生的,而且磷化氢不会稳定存在,因为它遇氧会自燃。

所以他们认为金星上存在磷化氢,就意味着金星上有动物遗体,遗体分解产生了磷化氢。

但是按照目前人类对金星的探测,其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硫化物,金星上存在大量磷化氢的可能性不大。即便金星上真的出现了磷火,也不能证明那里存在动物遗体。

磷火就是我们俗称的“鬼火”,在过去农村地区的墓地里,会偶尔出现磷火现象。

但是现在农村地区的墓地,跟以前大不相同,坟墓地下埋葬的已经不是逝者的遗体,而是逝者火化后的骨灰,这也就不太可能出现磷火了。

你以前见过磷火吗?欢迎把你的所见所闻,写在下方评论区!

“磷火”,是人体腐烂时,身体组织分解产生了一种叫磷化氢的气体,简称“膦”,这种气体与空气能发生自燃,火焰为蓝色,由于是一种气体燃烧,当有人靠近它时,人体带动的气流就会把它“冲跑”,在漆黑的深夜,它就像“幽灵”,你追它,它就跑,因此称为“鬼火”。

现在坟地里很少见到“鬼火”,其原因有二,一是现在电力得到了普及,夜晚的灯光星罗棋布,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漆黑夜晚,蓝色的火焰已看不出。二是现在基本是火葬,土葬很少了,即使有,由于量少,人们赶上的机会就不多。




有些是鸡骨头,鸭子骨头。我以走过夜路,以看见过磷火兰色的。睌上才能见到,白天没有,农村坟墓都比较散,都不是很集中。屋基背后竹林里就有几个坟墓。以是放鸡的地方,深基里面就有骨头,猪骨头,人骨头以分不清。现在为了修乡村公路平了。磷火看不见了。水泥路,早就打到路基下面去了。

以前在农村的坟地每逢夏季,月朗星稀天气晴朗的晚上,坟地里会有若隐若现的火团,这些火团会随风忽高忽低的飘动。人们把这种神秘的火团称为“鬼火”,实际上这是一种愚昧迷信的说法。关于这种鬼火的真正原因,为什么现在很少看见了?下面我会用科学的方法详细介绍,看完你就明白了。

农村偏僻地方乱葬岗夏季晴朗的夜晚出现的火团,人们把它称为“鬼火”,这种现象在科学上称为磷火。磷火出现的原因是,以前的人死后没有火化,直接装进棺材里,在地下挖一个深坑把棺材直接埋下去。

遗体在地下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大概几个月以后人的肉体全部腐烂掉,就剩下骨骼。骨头里含有磷元素,磷在适当的温度下会生成磷化合物。

磷化合物长期逐渐渗入土壤中,发生分解形成磷化氢。磷化氢从地下泄漏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由于夏季温度高,易达到磷化氢气体的自燃点,磷化氢燃烧产生的微弱火焰,就是夏季坟地夜晚看见的磷火。

磷有白磷、红磷 、黑磷3种颜色,其中白磷和红磷是游离态的纯磷,属于单质磷。人体内所含的磷是化合物,,磷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人体85%的磷分布在牙齿和骨骼,剩下15%的磷含量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中。人体骨骼中的磷分解成磷化氢以后,遇到遇到空气,当温度达到40度就会自燃。

磷是一种易燃物质,燃点非常低。磷燃烧需要达到磷的最低自燃点,因此人们看见的磷火大多发生在夏季晴朗的天气。

实际上夏季白天温度高,磷火燃烧更加充分,只不过磷火燃烧的火焰颜色非常暗,白天太阳光直射我们根本看不见这种火,只有在夏季晴朗的夜晚才能看见。

磷由磷酸根状态转化为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气体物质,燃点很低,当温度达到或者接近40度,磷化氢气体与氧气接触就会自燃。

常见的磷火有多种颜色,主要颜色有三种分别是 蓝色 红色 、和 绿色 。为什么磷火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呢?实际上这和人体所含的各种微量元素有关。

不同颜色的磷火,说明每个人体内所含的元素和化合物不同,鬼火的颜色和人体骨骼中微量元素含量有关。若有特殊的颜色的磷火,说明人体骨骼或者动物的骨骼内某些微量元素含量特别多,导致磷火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以前的人去世没有火化观念,人死后直接装入棺材埋在地下。遗体在地下被微生物分解逐渐回归自然,微生物分解遗体的时候会生成碳化氢和硫化氢两种气体。

遗体的组织被微生物分解完以后人体只剩下一副骨架,骨骼中的磷会生成 磷化氢。此时地下棺材密闭空间内有三种气体存在分别是磷化氢、碳化氢、硫化氢。

人放的屁中就含有硫化氢这种气体,所以硫化氢气体闻起来有一股臭鸡蛋的味道,碳化氢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甲烷,它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人体骨骼中磷转化成的磷化氢是一种活泼的气体,遇到空气与氧气接触就会自燃,当磷化氢燃烧的时候又引燃碳化氢和硫化氢,这时燃烧的主要物质是磷化氢,所以称为 磷火 ,因这种火多发生在坟地乱葬岗,民间称之为 鬼火

为什么现在很少看见磷火了?

为了有效节约土地实行殡葬改革,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联合签名倡导火葬,随后这项决议在全国推广开来。

到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实行火葬65年了,人死后遗体经过火化炉上千度高温的燃烧,一百多斤的遗体最后只剩下两三公斤的骨灰,而骨灰中的磷全部燃烧殆尽。埋在地下棺材中的骨灰根本不具备分解成可以燃烧的磷火氢,所以也就看不见磷火了。

1956年以前去世的人都是实行土葬,遗体被深埋在地下。人体骨骼中的磷经过一段时间分解成磷化氢,具备形成磷火燃烧的条件。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人体骨骼中的磷分解成磷化氢的含量越来越少,几十年过去了,遗体骨骼中的磷已经分解完了,这也是现在几乎看不见磷火的主要原因。

以前农村根本没有照明用电,解放以前的中国只有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才有电,农村一到夜晚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磷火燃烧的光非常弱,在以前不通电的农村或山区夜晚漆黑一片微弱的磷火光离很远就能看见。

但是现在的农村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笔直的马路、漂亮整齐规划统一建设的楼房,一到夜晚马路两边亮起了明亮的路灯。发达的城市黑夜如同白天一样明亮。这明亮的人造光芒影响了人们的视线,微弱的磷火光被现在照明设备影响根本看不见了。

以前的农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的时候还是最原始的人畜为主要劳动的劳作方式,抢收抢种的时候经常忙到深夜。在农村的坟地晴朗的夜晚,勤劳的人们还在劳作,能看到坟地间燃烧的磷火是很正常的事情,农村人都知道这些原理,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人往高处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都往城市发展,都买了商品房,住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之中。吃完晚饭以后都在家中玩手机或者打电脑看电视。根本没有人愿意在夜晚回到农村,导致一些80后90后根本没看见过磷火,所以发现这种现象的人会越来越少。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推行火葬65年了,但是在以前的农村火化完以后,要把骨灰装入到棺材里,埋入地下还要堆一个坟堆,这样还会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

为了节约耕地资源,多产粮食。在一些地方人死后直接火化,会集中安葬到公墓里。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殡葬方式,值得大力推广。随着人们殡葬观念的改变,人死后直接安葬到公墓里,导致农村的坟地越来越少,自然而然看见磷火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磷化氢是一种非常轻的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当温度达到40度就会自燃。磷火遇到风的时候,磷火会随着风向做漂浮运动,风速越快磷火飘动的速度越快。

夜晚在野外发现磷火,好奇的人会走过去一探究竟,当你接近磷火的时候,质量很轻的磷火随着你前进的气流做后退的运动,因为你前进的微弱气流足以让磷火发生移动。

一般人发现这种情况,心里肯定是极度紧张害怕的,加上关于鬼火的种种传说,这时候的你肯定想做出逃跑的动作。在你转身逃跑的时候产生的气流会拉动磷火跟在你屁股后面,你跑得越快磷火移动的速度越快,磷火和你移动的频率是一样的。磷火好像故意在跟着你,实际上这是你移动气流产生的作用。

人的骨骼中含有磷,可以生成磷化氢。在野外若干年前意外去世的动物,比如牛、羊、马、狗、野猪等动物。这些动物死去以后遗体埋在地下,遗留下来的骨骼中同样含有磷,这些磷同样可以转化成磷化氢。

在晴朗的夜晚,这些埋在地下的动物遗骸分解成的磷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燃烧产生磷火,这就造成在一些没有坟地的地方同样能发现燃烧的微弱磷火,磷火燃烧的地下附近必然有若干年前动物的遗骸。

你有没有亲眼见过磷火,它是什么样的颜色?你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感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