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笔记(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汉语句法成分

  6种基本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种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通常以“句中位置”和“句中功能”判断。

主语:

句中位置——句首

句中功能——句子话题

谓语:

句中位置——主语后

句中功能——陈述主语的动作(v.)或状态(adj.)

主谓短语 = 主语 + 谓语(动词/形容词) 

汉语句法成分-主语、谓语

1.主语往往是人或事物,但地点也可以做主语。

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短语经常作主语,但动词和句子也可以做 主语。

2.谓语陈述主语,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 动词和形容词通常作谓语,主谓短语也可以作谓语。

以“句中位置”和“句中功能”来判断是哪种句子成分

~~~

宾语:句中位置——及物动词后或介词后, 句中功能——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或介词引进的信息。

        动词和介词都可以带宾语:

动宾短语 = 动词 + 宾语 介宾短语/介词短语 = 介词 + 宾语

~~~

往往是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结构, 动词、动词短语也可以做宾语。

~~~

定语:

句中位置——中心语前面(中心语一般是名词、代词)

句中功能——修饰中心语(名/代)

(增加细节,表示领属、地点、时间、数量、颜色、属性......)

定中短语 = 定语 +(的)+ 中心语(名词/代词) “的”:定语标志

是名词结构前面的修饰语。

形容词、名词、代词、数量短语常作做定语,

但动词也可以做定语。

“的”:定语标志

~~~

状语:

句中位置——中心语前面(中心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句中功能——修饰中心语(动/形)

(增加细节,说明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范围,否定......)

状中短语 = 状语 +[地]+ 中心语(动词/形容词) “地”:状语标志

状语是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修饰语。 副词、形容词、能愿动词、介词短语经常做状语。 “地”:状语标志

~~~~~~

补语:

句中位置——中心语后面(中心语是动词、形容词)

句中功能——修饰中心语

(增加细节,补充说明结果、程度、 趋向、状态、数量......)

中补短语 = 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得>+ 补语 “得”:补语标志

~~~~~~

中心语并不是句子的中心,而是其所在短语的中心。

中心语可以和定语、状语、补语分别构成定中、状中、中补 短语。

例:美丽的风景(定中短语,风景:中心语) 愉快地聊天(状中短语,聊天:中心语) 跳得很高(中补短语,跳:中心语)

~~~~~

汉语句法成分-定、状、补

➢定语:在中心语前面,一般修饰名词、代词,

定语标志:“的”,例:热闹的街道

➢状语:在中心语前面,一般修饰动词、形容词,

状语标志:“地”,例:认真地学、很热闹

➢补语:在中心语后面,修饰动词、形容词,

补语标志:“得”,例:学得认真,热闹得很

~~~~~~

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句法成分要清楚。 句子骨干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还有助词“的、地、得”,

定“的”、状“地”、“得”后补。

~~~~~~~~~

如何区分动词后是宾语还是补语?

宾语:动词后的“人、事物、做什么事、发生什么事” 等朋友 学汉语 喜欢打羽毛球 坐着八个学生

补语:动词后的其他意义都是补语,“结果、情态、趋向、动量、 时量、 可能” 等。

写错(了) 摆得很整齐 拿进去 抄三遍 睡(了)一天 坐得下

~~~~~~

量词短语= 数词+量词 代词+量词

~~~~~~

方位短语

榕树下

(榕树:一般名词 + 下:方位名词)

方位短语= 一般名词+方位名词

——方位短语

方位名词:方向或位置的名称

单纯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 里、外、内、中、间、旁、边、

东、南、西、北

合成方位词:

1.单纯方位词+“边bian”、“头tou”、“面miàn” , 如“里边”、“里头”、 “里面”

2.“以”、“之”+单纯方位词,如“以前”、“以内”、“之内”

~~~~~

连动短语(连谓短语)

句中有几个动作? 谁去人民广场?谁吃炸鸡? 先去还是先吃?

2个动词——动词1:去,动词2:吃 我,我——动作发出者相同

我去人民广场吃炸鸡。

先去,后吃——动作先后连续发生

去人民广场吃炸鸡 ——连动短语/连谓短语

连动短语= V1......+V2......

动宾短语:去人民广场、吃炸鸡

~~~~~

兼语短语= V1 +兼语+V2......(兼语是V1的宾语,V2的主语)

V1常是“请、叫、让、要求、派遣” 等使令义的动词;

“有”也常常作V1(如,我有只小猫叫圆圆。)

~~~~~

汉语的句类

1, 陈述句

  我明天来。(陈述事实、观点)

2、 疑问句

你明天来吗?(询问、反问)

3、 祈使句

别怕。(请求、要求、命令、催促)

4、感叹句

~~~~~~~

主谓谓语句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句首主语称为大主语,大谓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

~~~~~~

汉语复句

复句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互不包含的 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联合复句 (分句间关系平等): 并列、 顺承、递进、 选择、 解说

偏正复句 (分句间关系分主次): 转折、因果、目的、假设、条件

----

并列:

1.也

2.既......又(也)......

3.不是......而是 / 是......不是......

————

顺承

1.首先(先)......然后......最后

2.再/ 接着   

————

递进

1.不但(不仅)...而且(还)

2.尚且......何况......

3.......反而......

————

选择:

1.要么......要么......

2.不是......就是......

3. 宁可......也不......

————

解说

儒家极其重视“忠恕”之道,“忠”是反身而诚,而非对 君王的盲目效忠,“恕”是推及他人,而非宽容他人的过 失而已。

————

因果:

1. 因为...所以......

2. 因此/故而

3.既然......就......

因为要赶早班飞机,

所以他早上四点就起来了。

————

假设

1.如果......那么......

2.要是......就......

3.......的话,就......

4. 即使...也......

如果男人可以生孩子,那么可

以考虑生三胎。

即使所有人都打了疫苗,也应

该戴口罩。

—————

条件

1.只有......才......

2.只要......就......

3. 无论/不管......都/也......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入

境中国都需要隔离。

————

转折

1.虽然......但是......

2.尽管......却(但)......

3.但/却/然而/可是/不过

虽然我很想早睡早起,

但是还是忍不住熬夜刷手机。

———~~~~~

复句关联词口诀

  • 既又也并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

• 不是就是宁可不,或者要么表选择;

• 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反而更何况;

• 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然而却;

• 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

• 只有和才只要就,条件还有无论都;

• 如果那么要是就,即使和也表假设。

~~~~~~~

常见语法错误

    动宾搭配不当

我昨天在路上偶然会见了多年不见的老友。 我昨天在路上偶然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友。

      多层定语语序

她是篮球一位优秀的教练。

她是一位优秀的篮球教练。

    句式杂糅

这本小说的作者是马峰、西戎合写的。 这本小说的作者是马峰、西戎。 这本小说是马峰、西戎合写的。

~~~~~~~

汉语句法成分-多层定语和多重状语 跟中心语关系越密切,离中心语就越近。

定语顺序为:领属+时间/处所短语+指示代词/量词短语+动 词短语/主谓短语+质料/属性/范围。如:

(他)的(一件)(刚买)的(新)(羊皮)夹克也拿来了。

状语顺序为: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情态+与事 如:许多代表〔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