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如题所述

综合以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可将盆地已发现的原油划分成5种主要成因类型(图3.19)。第Ⅰ类:东部坳陷西部的田阳、雷公、那坤、三今等地区原油。这类原油正烷烃呈双峰型分布;w(Pr)/w(Ph)值总体上高于坳陷中、东部原油,大多分布在2.5~3.2范围。它们的C27甾烷相对较高,占30%以上,以此区别于坳陷内的其他原油。其饱和烃δ13C在-32‰左右。

第Ⅱ类:东部坳陷的中、东部塘寨、仑圩、子寅、上法等油田原油。它们的正烷烃呈单峰型分布,主峰碳数较低;w(Pr)/w(Ph)相对较低,一般在2.5以下;碳同位素值较低,饱和烃δ13C分布在-32‰~-34‰范围。

第 Ⅲ类:以花茶油田的仑4井原油为代表。它的正烷烃呈后峰型分布模式,主峰碳数高;w(Pr)/w(Ph)高达3.96;甾烷中C29化合物占明显优势,相对含量达62.3%, C27甾烷较少,仅22.82%;三环萜烷中低碳数(C19~C21)化合物占优势,以C19为主峰;碳同位素最重,饱和烃δ13C大于-32‰。百70等井原油也属此类。

第Ⅳ类:西部坳陷江泽、北斜坡构造带上的原油为一类。它们的w(Pr)/w(Ph)较高,高者达3.61;部分原油由于受生物降解的影响,w(Pr)/w(Ph)有所降低。这类原油最突出的特征是,C28甾烷较高,相对含量在25%上下,高于东部坳陷原油;其C27甾烷较低,小于25%;4-甲基甾烷较丰富。

第Ⅴ类:在东部坳陷南斜坡林蓬、新洲等构造带发现有稠油藏。这些稠油具有高密度、高黏度、低凝固点的“两高一低”物性特征。其色谱图上正烷烃已消失殆尽;碳同位素稍重于正常原油;表明是由正常原油经生物降解作用蚀变而来。色质分析资料表明这些原油属成熟原油,源于那读组烃源岩。

图3.19 百色盆地各类原油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变化规律图

上叙几类原油在区域上呈一定的分布规律(图3.19),表明它们来自不同的油源区或油源层,由此可认为百色盆地存在多种油源。在一些过渡地区如花茶构造带有混源油的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