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结局是怎样的?

如题。我觉得这两个人的爱情并没有什么“倾城”的感觉呀,为什么小说名字叫“倾城之恋”?这部小说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请读过这部小说的朋友帮忙解答一下我的疑惑,谢谢!(不要从百度上搜那些答案复制在这里,百度上的答案我都看过了)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08
《倾城之恋》作为小说的标题,首先给人一个阅读的提示。我们可以设想,张爱玲将在这里讲述一段传奇——“罗曼史”,即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倾城”在文学中,它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妇女容貌极美,美到令众多的人倾慕、倾倒的程度。“倾城倾国”一词,语本《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但读完了张爱玲的这篇小说,就会发现,书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苏并不是美貌惊人,白流苏与范柳原成婚,交易的因素亦多于爱情的因素。倒是在“倾城”的另一意义:倾覆、倒塌,沦陷上,倾城之恋名副其实。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发生在香港,讲述了出身没落之家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一次机会她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想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赌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香港陷落的一刹那,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正如书中所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倾城之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故事,它没有缠绵悱恻,浓艳香丽的情节,这是一篇小说也是一篇传奇,而它的传奇色彩充分体现在白流苏和范柳原在情场上真假莫辨,亦虚亦实的感情纠葛中。他们一个是旧式大家族中的新式女人,想要创造自己的命运;一个是现代风月场上的偶露真情的调情高手,范柳原对白流苏有一点爱意,但这点爱意不足以让他承担起婚姻的责任,白流苏只要一纸婚约,她知道爱情不能长久,而婚姻却能提供生存所需的一切,她只是想生存,生存得好一点。在绵绵情话营造成的甜腻的气氛中,展开的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各自设了精妙的陷阱,期待能猎获对方,却都不能如意。双方既有爱的真意又有相互算计的精明,在张爱玲的笔下他们这对自私的男女终于因为战争这个非人力因素而走到了一起。

白流苏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恐怕还是要受道德谴责的。白公馆是守旧的,他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点。当她的钱财被盘剥净之后,她在家里的存在成了拖累和多余。为了逃脱守寡的命运,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再无其他,寂寞倒是其次。她希望得到一纸婚约。她觉得一个男人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个女人,心里必定会沉潜下来很多东西,也就是白流苏期翼的那一点点“真”,但或许仍是无关爱情的。

范柳原是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爱情和婚姻。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渴望安稳。他知道白流苏不爱他,却仍不只一次的问:“你爱我吗?” 面对白流苏的反问,他冷冷的说“我不至于那么糊涂,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爱情在他眼中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想望”他渴望得到却吝啬付出,他甚至认为 “婚姻就是长期卖淫……”

在浅水湾一边山的高墙下,范柳原对流苏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的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但究竟与爱情不大相干。初读《倾城之恋》时,总觉得悲剧是女人的。现在才觉得,悲剧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张爱玲的小说多以沪港社会为背景,以洋场遗老遗少,摩登青年男女畸形的婚恋故事为中心,在剖析旧中国儿女在现代社会的丑陋、畸形的人性心理的过程中,赋予作品苍凉,阴郁的色彩。表现自己领悟人生的悲剧感和荒诞感。

资料说“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然而,我觉得对于张爱玲来说“孤岛文学”可用她的那句“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中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来阐释。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一座“孤岛”从中国文学史的角度上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及至之后,中国文学始终是一股社会救亡的政治变革的洪流。作为张爱玲这样“无家无国”、完全以写没落家庭中男女情感、家庭伦理为题材的作家,能够立足和成名,实在有太多偶然。正像《倾城之恋》中有一段话:“……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个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处。”张爱玲的老友作家柯灵说,如果不嫌拟于不伦,只要把其中的“香港”改为“上海”,“流苏”改为“张爱玲”,简直是天造地设。

在同学们了解了张爱玲的生平之后,你不难发现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文字在她的笔下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对我来说,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那种快乐来自与在“亲切感和某种心灵被袒露的窘迫感的交织中领悟作品特有的吸引力”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结局是香港的沦陷却意外地成全了他俩的结合,用范柳原的话说“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从这一点来说,白流苏赢了,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结局,是香港城的沦陷成全了她,仔细想想范柳原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安稳,这样的结局应该是圆满的,看似皆大欢喜。 可细细一想,这样的结局却是由外在的力量催化而成,不免有一些遗憾和悲哀。转而再想,人总是生活在现实中,那些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有几个是圆满结局的,成与不成最终摆脱不了宿命的安排,就像结尾说的“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