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7-15
、诸葛亮的“观其大略”读书法

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其他三人

读书学习“务于精熟”。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

概,撷取精华。

二、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三、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里,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书富如入海,百货

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为书籍

丰富地如同在海洋中遨游。人的精力,不能够全部收取看尽。只要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书就行。

四、郑板桥的“精当”读书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

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五、钱钟书的笔记读书法

钱钟书先生渊博、古文功底之深厚、著述中引用之广博。常人所不知的是,钱钟书的博学,不仅与

他的天才有关,更与他的勤奋有关。据钱钟书夫人杨绛回忆,钱钟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

书馆读书时养成的,历时十余年的时间。

六爱因斯坦总结出一总二分三合
第2个回答  2020-12-03
、诸葛亮的“观其大略”读书法
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其他三人
读书学习“务于精熟”。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
概,撷取精华。
二、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三、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里,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书富如入海,百货
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为书籍
丰富地如同在海洋中遨游。人的精力,不能够全部收取看尽。只要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书就行。
第3个回答  2020-11-29
一、诸葛亮的“观其大略”读书法
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其他三人
读书学习“务于精熟”。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
概,撷取精华。
二、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第4个回答  2020-12-23
1.马克思的“针对性”法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1.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里,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书富如入心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喜欢点个赞☺️)
第5个回答  2019-12-21
中国古代集大成的读书法: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
2.孔子的“学、思、习、行”读书法。 学过《论语》的朋友,对“学、思、习、行”这四字应该不...
3.苏东坡的“各个击破”读书法。 苏东坡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
4.鲁迅的读书观 ①鲁迅读书,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