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越是优秀的人,越喜欢独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4


题记: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做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

——周国平


在日益喧嚣浮躁的当下,有太多的人害怕孤独,害怕寂寞,害怕被冷落,总觉得活成焦点、被热闹簇拥、能够轻易融进各个圈子,八面玲珑、如鱼得水,就是厉害。

反之,当一个人时,就觉得内心不安,觉得自己被冷落,被排挤,开始坐如针毡,胡思乱想,开始挖空心思的去寻找热闹,去堆着笑脸去挤那些根本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殊不知,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喜欢独处,越是优秀的人,越是享受独处。



独处,是人类的精神必需品,折射着一个人的幸福力。

人,作为 社会 性动物,离不开社交,这是一种生存需求,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在心理学上认为,人需要独处,是为了内在的整合,人只有学会自我审视调整,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系统。

在哲学上认为,人需要独处,因为独处是灵魂的滋养品,是净化自我、涵养自我的圣境,如此才能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自信立世。

所以,正如周国平老先生说的,在某种意义上,独处是一种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

会不会独处,决定了一个人会不会快乐、成长自己。

独处的质量,又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高度。


一个喜欢独处的人,内心一定是自足、丰盈的。

因为只有内心的丰盈、富足,才能让一个人看淡门外的繁华,面对浮华而内心沉静,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追逐, 看淡虚妄的人际关系,笃定自信,不违心、不将就。

胸有丘壑,腹有乾坤,方能从容若定。

所以,越是优秀的人,越是懂得,与其追逐转瞬即逝的热闹虚荣,不如潜心修身、修己。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屠哟哟说的:



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一定有着一颗细腻、敏感、美妙的心。

周国平老先生说:

一个喜欢独处的人,往往有着自己自足的精神世界,有着丰富的 情感 ,有着敏锐的情思,一束阳光,一缕清风,一朵花,一株草,一抹流云,一片湛蓝,即使片刻安宁......都会轻易满足,喜悦盈心。

喜欢独处的轻松惬意,喜欢独处的真实平淡,喜欢独处的静谧安然,喜欢独处的恬美恣意。

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独处,却是一个人的清欢。

一个表面上过得很热闹的人,内心其实是寂寞、无聊、贫乏的人,而一个甘于独处的人,则必定是一个心存美好、对生活充满柔情的人。

所以,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保持心灵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对美好的敏锐与感恩。

独处,是心灵最好的修养方式。




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不断修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人。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周国平老先生在文章特别指出:

古语云,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这里的静,就是独处时的静。

因为只有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将自己从别人的眼中、从繁杂的事务中、从噪杂的外界中抽离出来,回到了自己。

因为只有独处的时候,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才能静下来直面、看清自己的内心,反省自我,开启自己与灵魂的对话。


独处,是一个人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最佳契机,是一个人的大智慧。

所以,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利用独处的时光去,内观自己、反省自己、不断进行内在的整合,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

一如,“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必须拿出一段时间闭关静思,谢绝一切访客,在独处中放松自己,在独处中整合自己,在独处中审视自己,才有了通透的智慧、指挥若定的气度、高瞻远瞩的格局。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价值增值期。


对于独处,周国平老先生打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他说,如果社交相当于进食,而独处则相当于消化,没有一个好的消化,吃的再好也感觉不到食物的美好,反而难受至极。

所以,独处,才是一个人最美妙的享受,是一个人的智慧沉淀,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独处,是一天繁忙奔波、千头万绪后的身心归位、惬意畅然。

独处,是看透繁华后的淡泊充实。

独处,是反省、内观自己的最佳契机。

越是优秀的人,越喜欢独处。

最后,愿你能够在独处中做回自己,褪去疲惫,畅意自在;在独处中丰盈自己,享受内心的平和和人生的曼妙;在独处中内观自己,从而不断调整、成长自我。


END-


相似回答